[发明专利]呼应式开关量传输接口系统无效
申请号: | 86106472.0 | 申请日: | 1986-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06828B | 公开(公告)日: | 1990-02-14 |
发明(设计)人: | 曹家驹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家驹 |
主分类号: | G06F3/00 | 分类号: | G06F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永铨 |
地址: | 天津市河西区小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呼应 开关 传输 接口 系统 | ||
1、一种由收发接口、识码器、呼叫地址码传输通道、采集数据传输通道、输出数据传输通道、使能线以及与其相应的软件规则构成的数据传输系统,本发明的呼应式开关量传输接口系统的特征在于:位于现场的开关量发送器(如7、8)通过开关量发送器的数据输出线(19)与识码器(如3、4)的端口(C)相接,位于现场的开关量执行器(如5、6)通过开关量执行器的输入线(20)与识码器(如5、6)的端口(C)相接,识码器的端口(A)是与系统的呼叫地址码传输通道(12)相连或联系的,其端口(B)是与采集数据传输通道(14)和/或输出数据传输通道(15)相连或联系的,接有开关量发送器(如3、4)的控制端口(D)是与采集数据控制使能“线”(17)相连或联系的,接有开关量口行器(如9、10)的识码器(如5、6)的控制端口(D)是与输出数据控制使能“线”(18)相连或联系的,收发接口(2)的现场侧是与呼叫地址码传输通道(12)、采集数据传输通道(14)、采集数据控制使能线(17)、输出数据控制使能线(18)相连或联系的,收发接口(2)的另一侧是通过来自CPU的地址总线(11)、来去CPU的数据总线(13)和来自CPU的控制总线(16)与计算机(控制站或处理站)(1)相接的;
本发明的方法特征是:将分布于现场的开关量发送器和执行器适当分成n个组(每组的开关量点数分别小于或者等于采集数据及输出数据传输通道的位数M和Q),然后把各组的开关量点分别接入上述呼应式传输接口系统的各自对应的识码器(如3、4、5、6)的端口(C),使所有的开关量发送器点和执行器点置于计算机或控制站或处理站(1)的管理和控制之下,当计算机或控制站或处理站(1)经由收发接口(2)向呼叫地址码传输通道(12)输出一个呼叫地址码以及采集数据控制使能信号后,设定密码与该所发地址码相同的那个识码器即被“唤醒”,并将接在其端口(C)上的那个组开关量发送器(如7、8)点的数据置于采集数据传输通道(12)上,计算机待数据稳定后就经由接发接口(2)读走这一组数据,完成对一组开关发送器点的数据采集,当计算机(1)经由收发接口(2)向呼叫地址码传输通道(12)发送一个呼叫地址码,然后经由输出数据传输通道(15)输出控制数据,待数据稳定后,经由输出控制数据使能线发送使能信息,这时设定密码与该所发地址码相同的那个识码器即被唤醒,并将来自数据传输通道(15)的输出控制数据锁存输出给接在该识码器端口(C)上的那一组开关量执行器(如9、10)点,完成对该组开关量点的数据输出工作;计算机(1)经由收发接口(2)发送呼叫地址码是分时地执行的,各识码器就分时地被“唤醒”,从而完成对各组开关量发送器点的数据采集和对各组开关量执行器点的数据输出工作,而呼叫地址码的时序、使能信号的时序、数据采集和输出都是由软件规则所确定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应式传输接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呼叫地址码传输通道(12)、采集数据传输通道(14)、输出数据传输通道(15)、采集数据控制使能线(17)和输出数据控制使能线(18)是用有线的双绞或同轴电缆,或者用无线的射频传送信道,或者用激光光缆构成的,对于由有线电缆构成的传输通道和使能线应采用下述的软件规则、识码器和收发接口;而由无线的射频信道或者激光光缆构成的传输信道和使能线,则应采用相应的专用收发规约和符合该收发规约的识码器和收发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呼应式开关量传输接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由有线的双绞或同轴电缆构成的N位呼叫地址码传输通道(12)上最多可接KN个接有开关量发送器点的识码器和KN个接有开关量执行器点的识码器〔其中:k是计算机的进制数,(常用计算机k等于2),位数N是传输通道的电缆数(一个双绞线或一个同轴线算作一根),k、N均是正整数〕所述采集数据传输通道(14)的位数M是每个接有开关量发送器点的识码器上连接开关量点数的上限;所述的输出数据传输(15)通道的位数Q是接有执行器点的识码器上连接开关量点数的上限,上述各传输通道(12、14、15)的终端都接有提高传输速率的终端匹配负载(21)(所述N、M和Q当然是正整数,其值在理论上不受限制,实际上受到计算机(1)的容量和运算速度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家驹,未经曹家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647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粘性油混合物及其作为润滑剂或脱模剂的用途
- 下一篇:旋转臂的斗式输送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