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鞍马全旋训练器无效
申请号: | 86106644 | 申请日: | 1986-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86106644A | 公开(公告)日: | 1987-07-22 |
发明(设计)人: | 赵世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世斌 |
主分类号: | A63B5/12 | 分类号: | A63B5/12 |
代理公司: | 佳木斯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韩栋林 |
地址: |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鞍马 训练器 | ||
本发明属于体育仪器器材的一种,用于体操鞍马教学训练的辅助器材。主要能训练鞍马全旋、全旋转体、全旋移位等动作。
目前国内外还没有这种器材,各国所采用的训练办法都处于辅助训练器材的初级阶段。不足之处是缺少多轴混合旋转,在全旋过程之中只前后各30°左右较灵活,其它角度阻力大,尤其两侧更为困难。所以一般简易的各类训练器材不易体会正确的全旋技术。这就影响了全旋动作的质量和学习的速度。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它能完整地体会全旋、全旋转体、全旋移位等动作的技术要领,并能加速形成正确动作的动力定型。
本发明的要点在于:它包括悬挂绳,垂直转轴、旋转支架、旋转体和脚套。将脚放入脚套固定后,就可在地上。无腿山羊,无腿鞍马或鞍马上练习全旋等动作。全旋训练器通过垂直轴,额状轴,矢状轴有机地连接成一体。每个转轴都能自转360°以上。使训练器在全旋动作各个部位的旋转中根据动作的运动规律而灵活地运转(符合全旋最佳运动轨迹的要求),达到训练全旋等动作的目的。
本发明设计新颖,体积小,使用方便,便于普及,对初学者和具有一定鞍马基础的运动员学习改进全旋等动作均有显著效果,将广泛地被应用到体操的教学训练中。
附图为:图一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二是脚套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实现这种训练器材的最好方式,如附图所示,它包括垂直轴〔2〕与旋转支架〔3〕连接在一起。〔1〕是长度不短于8M,Φ>4mm的钢丝绳或放低的一根吊环拉绳上。支架〔3〕通过支架两端的横轴〔8〕与旋转体外环〔5〕连结,横轴〔8〕保证了旋转外环横向的翻转灵活。旋转体外环通过轴承〔6〕(四个均匀地分布在旋转体外环上,90°一个)与转动内环〔4〕连接,使转动内环在旋转体外环内能在矢状轴方向灵活转动360°以上,横轴〔8〕和垂直轴〔2〕在全旋过程中的协调转动使旋转内环灵活运转,保证了每次全旋时人体运动自如。脚套〔7〕通过连接架〔9〕与内转动环〔4〕连结在一起,训练时将双脚放入脚套内。脚套参照图(二)。脚套通过脚套体固定板〔13〕与连结架〔9〕用螺丝(两个)拧牢,套体支架〔10〕可用M6的金属或塑料制品制成。托前脚掌软垫〔12〕足跟托〔15〕、托踝关节上部软垫〔16〕保证了脚放入脚套内舒适。用脚套带〔11〕和〔17〕将脚固定在脚套内。开始训练时将脚放入脚套,根据手撑器材的高度,用悬挂绳〔1〕调节鞍马全旋训练器的高度,就可以训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世斌,未经赵世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6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盐酸法分解磷矿中氯化钙废液的回收利用
- 下一篇:管材斜轧机新型轧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