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力制动助力器无效
申请号: | 86107094.1 | 申请日: | 1986-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08256B | 公开(公告)日: | 1990-06-06 |
发明(设计)人: | 基思·哈罗德·富尔默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兰德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T13/14 | 分类号: | B61T13/1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树俦,吴明华 |
地址: | 美国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动 助力器 | ||
1、一种液力制动助力器,包括一用来积畜液压的,在制动时有选择地提供附加动力的蓄能器(14);一其上具有与蓄能器(14)相通的内孔(26)的助力器壳体(24);一对在制动时把流体从内孔(26)分别传送到各个制动回路(50、52),且可在内孔(26)内活动的柱塞(34、38);一配置在内孔(26)内与柱塞(34)配合形成一动力室(36),且带有一对阀门构件的套筒部件(60),上述一阀门构件(112)通常封闭动力室(36)和蓄能器(14)之间的连通,另一阀门构件(98)通常使动力室向蓄液箱(44)排放,在制动时移动阀门构件(98,112)的输入构件(94),从而阀门构件(112)使蓄能器(14)与动力室(36)连通,阀门构件(98)使动力室(36)和蓄液箱(44)之间的连通关闭;配置在输入构件(94)和这对阀门构件(98、112)之间的弹性构件(96),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部件(60)具有其一端内配置有阀门构件(98)的阶梯形内孔(92),位于套筒部件(60)和阀门构件(98)之间的弹性构件(102)偏压阀门构件(98)与弹性件(96)和输入构件(94)相接合,套筒部件(60)具有一使内孔(92)与壳体通道(47)相通的径向孔(61),壳体通道(47)与蓄液箱(44)相通,密封装置(73,74)和(77)分别绕套筒部件(60)周围配置,并使密封装置(77)靠近径向孔(61)和壳体通道(47),以便在制动期间,当上述蓄能器(14)向所述助力器(12)的内孔(26)提供的压力中断时,会引起套筒部件(60)的轴向移动,以及当一密封装置(77)经过上述壳体通道(47)将内孔(92)与蓄液箱(44)隔离,被隔离在内孔(92)的液体使套筒部件(60)、输入构件(94)和阀门构件(98)形成液力耦合,在车辆制动时一起沿轴向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力制动助力器,其特征在于阀门构件(98)包括一可与阀门构件(112)接合的,具有纵向贯通孔(109)且带有阀门构件(111)和阀座,用以控制流体流向阀门部件(98)的延伸件(10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力制动助力器,其特征在于,阀门构件(98)包括一其中配置有弹性构件(96)的内室(106),弹性构件(96)的一端与内室(106)的一端接合,另一端与输入构件(94)接合,以及位于内室(106)和内孔(92)之间的径向孔(105)。
4、一种液力制动助力器,包括一用来积蓄液压,在制动时有选择地提供附加动力的蓄能器(14);一其上具有与蓄能器(14)相通的内孔(26)的助力器壳体(24);一对在制动时把流体从内孔(26)分别传送到各个制动回路(50、52),可在内孔(26)内活动的柱塞(34、38);配置在内孔(26)里和柱塞(34)结合形成一动力室(36),带有一对阀门构件的套筒部件(160、260);阀门构件(112)通常关闭动力室(36)和蓄能器(14)之间的连通,阀门构件(101)通常将动力室(36)里的流体排入蓄液箱(44),输入构件与这对阀门构件(101、112)配合,为在制动时移动阀门构件(101、112),从而阀门构件(112)使蓄能器(14)与动力室(36)相通,而阀门构件(101)关闭动力室(36)和蓄液箱(44)之间的连通;输入构件通过弹性构件(96)与阀门构件(101,112)相连系,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具有一减小直径部分的套筒部件,围绕此减小直径部分配置套筒构件,由壳体内孔(26)和上述套筒部件和套筒构件共同限定一可容纳来自蓄能器(14)的流体压力的套筒室(176),上述套筒构件受一弹性构件(178)的偏压,当套筒室(176)内流体压力降低时,导致上述套筒构件的轴向移动,依靠一机械联动部件的作用使上述套筒部件、套筒构件和输入构件的动作耦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力制动助力器,其特征在于上述联动部件包括分别在套筒构件(233)和套筒部件(260)里成一直线形成的流体通道(210和211),使流体从套筒部件(260)里的内孔(92)流向蓄液箱(44)。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力制动助力器,其特征在于上述输入构件具有一其中配置有弹性件(96)的内孔(20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兰德公司,未经阿兰德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709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