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多位纺纱/络筒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6107187 | 申请日: | 1986-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86107187A | 公开(公告)日: | 1987-12-30 |
发明(设计)人: | 约翰·怀特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霍林斯沃斯(英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4/00 | 分类号: | B65H54/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陶增炜,崔幼平 |
地址: | 英国英格兰兰开夏郡·***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纺纱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位纱线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沿着机器在每个工位上的一个络筒机,其中络筒机使纱线横向、往复移动,在卷取筒管上形成筒子。
多年来,多位纱线络筒工艺一直应用于各种落筒和纺纱装置中,也包括自由端纺纱装置。传统的横动机构都是同步的,即所有的横动导纱器同时朝向机器的一端移动,以便从公用的往复装置中获得传动。在过去也已提出制做横动传动机构的辅助装置,但总是由于同步的横动程,使横动导纱器以相同方向一起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我们提供了一种多位纺纱和/或络筒装置,包括卷装成形装置并包括横动装置,使纱线横穿卷装成形器。其中,多位机器中某些位置的横动导纱器以一个方向横动,同时在机器同一侧其他位置的横动导纱器沿着机架以相反方向横动。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是提供了一种多位纺纱和/或络筒装置,包括在每个位置带有横动装置的卷装成形装置,使纱线横穿卷装成形器,其中,所有或大部分横动导纱器的运动位置成对地定相位。这种位置不一定相互并排,使处在机器同一侧任何一对上述位置上,横动导纱器的运动正好是异相,其中至少有两对,即第一对相位的相位角相对于第二对横动相位角相差小于180°。
为了更便于理解本发明,参照附图,可以阅读下面仅做为实例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一个144位自由端纺纱单元的侧视图;
图2是图1多位纺纱单元的顶视平面图;
图3是图1和图2机器具体纺纱位置的视图;
图4是典型自由端纺纱机的外形平面图,分为六个架间跨度;
图4A到4E是曲线图,表示沿图4的机器上相应各位置上各个实施例一侧
72位各个络筒单元相位角的变化。
如图1所示,在144位机器的左手端有一个传动端罩1,在右手端有一个车尾罩2,并具有6个分开的架间跨度A,B,C,D,E和F,每个架间跨度包括24个分开的纺纱位置(每侧12个),其中一个位置在图3中详细示出。
如图3所示,具体的纺纱位置3包括一个条筒4,在条子5送入包括打手罗拉(未示)的纤维开松单元6时,条子5从条筒4中退绕。
从纤维开松单元开始,条子分离成为单个的气带纤维,并气动地送入纺纱室7纺制成为纱线8,依靠通常的引纱管9离开纺纱室7。然后纺制的纱穿过传送罗拉10进入横动翼,在此使纱线靠与横动导纱器11接合,在其绕在筒子12上时横向地移动。在这种情况下,在锥状卷装管上的锥状结构作为卷装成形器。
图3所示的自由端纺纱单元可以是气流杯纺纱机或摩擦纺纱机。同样地,本发明可以用于任何多位机器,其中纱线卷绕在单个卷装筒上。
如图2平面图所示,各个机器架间跨度A……F包括前侧位置A1……F1,都与另一侧位置A2……F2背对背。这样,对于这种机器,有6个架间跨度,每个架间跨度的每一侧有12个位置,总共有144个位置,分成6个有24个位置的架间跨度。
根据本发明,我们提出:不是所有的横动导纱器11同时以相同的方向横动。
例如:位置A1,A2,B1,B2,C1和C2,即:在机器一端的三个架间跨度的横动导纱器可以都向传动端罩1方向移动,而其余位置D1,D2,E1,E2,F1和F2的横动导纱器都向远离传动端罩1方向移动。这种状态用曲线图示在图4A中。另一种可能性是使位置A1,A2,C1,C2,E1和E2,即:架间跨度A,C和E的横动导纱器以一个方向移动,而其余的位置B1,B2,D1,D2,F1和F2的横动导纱器以相反方向移动。这种情况用曲线图示在图4B中。
还有一种可能性,在此在每个架间跨度的每一侧有两个横动执行器,如图1中架间跨度A的13和14所示,这种可能性是使第一个6位置横动导纱器开始从传动端罩1以第一方向运行(因为它们都由图1中第一横动执行器13驱动),而在架间跨度A每一侧共余6位置的横动导纱器(由第二横动执行器14驱动)以相反方向横动。这种情况用曲线图示在图4C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霍林斯沃斯(英国)有限公司,未经霍林斯沃斯(英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7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炉连续炼钢与制钢生产的连续化
- 下一篇:护壁支柱组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