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间歇爆炸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6107202 | 申请日: | 1986-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86107202A | 公开(公告)日: | 1987-05-13 |
发明(设计)人: | 本村修三 | 申请(专利权)人: | 八千代田产业株式会社;八千代田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B17/22 | 分类号: | A61B17/2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杨梧,许宾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间歇 爆炸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个用于间歇引爆炸药以产生一系列冲击波的装置,该装置可用于粉碎人体内一个或多个结石。
作为一台用于粉碎人体内一个或多个结石的装置,本申请的申请者一向推荐使用微型炸药的爆炸装置。
用这类装置粉碎相对来说尺寸较大结石,为了消除对人体的任何不良影响,一般要求间歇爆炸一百多个小能量的微型炸药,以一点一点地逐渐粉碎结石。
此外,为完成这类手术,要求实现简便地向装置中间歇的装填大量微型炸药。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满足上述要求且结构简单的间歇爆炸装置。
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装置,其特点是,包括一个可移动的并可携带多个分离的炸药盒的炸药盒传送装置,一对用于在多个炸药盒中夹持所选取的任何一个炸药盒的夹持杆,一个驱动装置,用来驱动两个夹持杆中的一个以便使取用的炸药盒被夹持在两夹持杆之间并与传送装置分离,进而移动到预定位置,以及一个撞击装置,用来在其纵向撞击两夹持杆之一,以便使夹持在两夹持杆间的炸药盒中的炸药受到冲击而引爆。
现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参照附图说明如下。
附图的简单介绍: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在其非工作状态剖面图。
图2是沿图1的Ⅱ-Ⅱ的剖面图。
图3是类似于图1处于工作状态的剖面图。
图4是实施例的炸药盒传送装置的透视图。
图5是沿图4Ⅴ-Ⅴ线的剖面图。
参见附图,1表示一个上表面开口的炸药盒,其尺寸为,例如,外径为3毫米,内径为2.5毫米,高为2毫米。2表示一个用来传输一系列前述炸药盒1的炸药盒传送装置。炸药盒1可用任何合乎要求的材料,例如合成树脂,铝或类似材料制成,传送装置2是用与炸药盒1相同材料制成。二者相互形成一个整体,例如,宽度为22毫米的带状装置,如图4清楚地表示的那样。
更详细地说,传送装置2由左、右一对条状底座板2a组成,两个2a间留有一个间隔,例如12毫米,每块板是,例如,4毫米厚5毫米宽。一系列炸药盒在两块底座板2a之间所形成的空间内排成一列,相互间留有一定间隔。每一炸药盒通过一对固定构件2b与这两条底座板2a联接。每一固定构件2b的直径为1毫米,并从两条底座板2a上向内延伸。2c代表一系列有规律地间隔排列的加固构件,其直径为例如1毫米。两条底座板2a由位于它们之间的2c联在一起。
传送装置2安放在机身4上面并可沿机身移动,机身4内部有一个冲击波发生室3。装置2至少具备一排具有规律地间隔排列的凹槽或齿形槽5,并通过至少一个与凹槽5啮合的齿轮6联接到电动机7上以便装置2可借助电机7在机身4上移动。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装置2在两条底座上板2a上各有一排凹槽,并通过左、右一对齿轮6与电机7相联。
机身4中有一个通孔8,它垂直贯穿机身4,以便与冲击波发生室3相连通。一个炸药盒夹持杆9a可上下移动,在通常状态下它位于传送装置2的上方,从而面对通孔8;另一个始终受到弹簧10推动向上的炸药盒夹持杆9b可滑动地插入通孔8中,它的上行移动受到一个限位器11的限制,从而使它通常保持一种其上端与传送装置2的下表面相接触的状态。
夹持杆9a与驱动装置13是这样联接的:当驱动时,9a与所选取的炸药盒1相接触以便使它被夹持在9a与另一夹持杆9b之间。当进一步驱动时,被选取的炸药盒1受力被剪切而脱离传送装置2,并进而移动到冲击波发生室3中的预定位置,亦即壁面呈部分准椭园形回转体的冲击波发生室的第一焦点。
驱动装置13的结构是这样的:一个连杆16以它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到一个叉状构件15上,叉状构件15又与夹持杆9a上端直径较小的部分14相联,连杆16被如此支撑是为了通过导向结构15a上下移动。一个连杆18以一端可转动地与一个底座17相联,另一端可转动地与一个齿条19相联。齿条19通过一个小齿轮20及一个未画出的啮合装置联接到一个电机21上。
电动机21包括,例如,一个步进电机,每当它正转时,它使夹持杆9a从其在图1中的位置向下移动一段预定距离到达其在图3中的位置;每当反转时,它使夹持杆9a从其在图3中的位置向上移动一段预定距离,到达其在图1中所示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八千代田产业株式会社;八千代田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八千代田产业株式会社;八千代田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7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颖的微生物
- 下一篇:用压铸法或反压铸法制作塑料件的压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