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含覆盖层的核的粒子无效
申请号: | 86107223 | 申请日: | 1986-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86107223A | 公开(公告)日: | 1987-07-01 |
发明(设计)人: | 本特·戈兰·伯格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斯莱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22 | 分类号: | A61K9/2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罗才希 |
地址: | 瑞典默***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覆盖层 粒子 | ||
本发明是关于含有液体-可溶活性物质,可用于人体或动物体外释放的粒子,诸如颗粒、小丸或片剂之类;所述粒子含有一个具覆盖层的核,所述覆盖层含有上述液体-可溶活性物质。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见的信号,以指示液体-可溶活性物质全部或预定部分已消耗。
本发明最初应用在颗粒、片剂和类似的药物释放个体,该个体包括在不经肠道的液体给药装置内,见瑞典专利申请No8101247-8。在该申请中,含有一种药物的颗粒或片剂或别的适合于肠胃外投药的物质。该药物放入一个小管内,不经肠道液体给药系统的液流经该小管,所述物质被液体溶解而施于患者,这样,可观察到药物的消耗,以便采取适当的措施,在这一点上具有重大的价值,例如当预定部分的药物已消耗完,就可进一步下药或停止施药。
根据本发明,如上所述粒子内的核具有与覆盖不同的外观,核最初被覆盖层隐蔽,在液体-可溶活性物质溶解后,才显露出来,这指示覆盖层内的活性物质已经溶解。
因此覆盖层与核最好彼此具有不同的颜色;当覆盖层含药物时,通常呈白色,而核可用蓝色。为能观察到核与覆盖层的区别,也可用例如不同的表面结构或不同的荧光性质来达到。使用特种光或专门装置观察外观的不同,也属本发明的范畴,但以用肉眼在普通光线下能观察到为佳。
核最好是像塑料珠或玻璃珠那样不溶于液体,其可染上所要求的颜色或涂上染料,并包上一保护层,万一染料在液体中是能溶解的,该保护层可阻止其溶解。所述的保护层可由不溶于水且不透水的聚合物组成,使用了这样的保护层,即使可溶于液体的核也可使用。
覆盖层可以是含液体-可溶活性物质,并有隐蔽核的能力的;但也可用一层置于含液体可溶物质层内,使覆盖层获得隐蔽性能。该层或是可溶于液体的,或是能通过液体的作用,从不透明体变为透明体。
含液体-可溶活性物质那层,本身可用已知的方式配置释放控制剂,如物质在基质中混合,例如一种聚合物基质,在基质中聚合物不溶于或可溶于液体中,或一个含有不溶于水的一种聚合物外隔膜。如所述的外隔膜不溶于液体,它或由透明物料制成或由在液体作用下变成透明体的物料制成。
液体可溶物质最好是适合于肠胃外投药的物质,它能溶解于一种适合肠胃外投药的液体中。这样,液体-可溶活性物质可以是具有治疗或缓和作用的,用于诊断的或营养用的药物;用作连续或间歇输注用的物质也可包括在内。根据本发明,粒子可使用一种以上的液体可溶物质,例如药物是抗菌素,心血管的药剂如利多卡因和阻滞剂,细胞抑制剂或胃酸分泌抑制剂。适宜作肠胃外投药的液体通常是水溶液,如等渗氯化钠溶液或葡萄糖溶液。能促进液体可溶物质溶解的物质,如聚乙二醇和其他添加剂也可包括在内。
根据本发明,要求所用的大多数粒子规格应为0.5~4毫米。
根据本发明粒子的制备,覆盖宜在流化床中进行,但也可在覆盖槽中进行,也可采用其他的技术方法,例如凝聚作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制备一种或多种粒子是本发明深入的一个方面。
根据本发明,在不经肠道液体给药装置(本文业已描述过)中,使用一种或多种粒子,是本发明深入的另一面。因此,放置主份的小管自然应是透明的,或以另一方法设计,这样外观的变化才可观察到。
本发明除用于不经肠道液体给药外,还可应用于其他技术领域,例如实验室,液体-可溶活性物质可以作为一种化学试剂。
本发明可通过下面的实例作进一步的描述:
当采用500克糖粒(糖-淀粉珠)为核,粒级1.18~1.4毫米,是白色的。因此,用0.13克亚甲基蓝加到408克95%乙醇中,连同25克乙基纤维素作粘附剂,把珠染成蓝色,再涂上不溶的聚合物(25克乙基纤维素)以防漏泄。活性物质是由500克盐酸利多卡因溶解在360克二氯甲烷/异丙醇(50∶50%重量)中组成,于是喷雾结晶于蓝色的核上,使核陆续转白。然后将释放控制膜〔50克乙基纤维素溶于2100克二氯甲烷/异丙醇(75∶25%重量)〕涂在颗粒上,整个过程在0.5公斤规模的流化床中进行。进行的释放试验显示,在释放终止时,颗粒由白色变成蓝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斯莱股份公司,未经哈斯莱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7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