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热交换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6107263 | 申请日: | 1986-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86107263A | 公开(公告)日: | 1987-07-01 |
发明(设计)人: | 濑下裕;藤井雅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8D9/00 | 分类号: | F28D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依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交换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热交换器,尤其涉及传热片等的传热体的传热特性的改善。
本发明的现有技术用特愿昭59-264087号的说明书进行说明。
第25图是图示现有技术之一例所涉及的传热体的局部斜视图,图中,(1)是沿流体的流动方向A设置、有多个通孔的传热体,它由传热体、发热体、吸热体、蓄热体及散热体等组成。第26图中,该传热体(1)多枚层叠,各传热体(1a)、(1b)、(1c)之间形成流道,流体在其间通过。又,各传热体(1)沿流体的流动方向A周期性地弯曲成梯形波状,在相邻的传热体间,弯曲的周期性相位互相错开。关于该例的作用效果,利用第26图的传热体的剖面图进行说明。
在第26图中,把传热体(1a)与(1b)之间形成的流道作为流道(51),由(1b)与(1c)形成的流道作为流道(52)。譬如,如果令流过流道(51)和(52)的流体的流量和总压力是相同的,则在与图上的流动方向A成直角的各剖面X-X剖面上,流道(51)与流道(52)的剖面积结果却不同,例如,当考虑X-X剖面时,流道(51)的剖面积因为比流道(52)的大,所以流过该部分流道(51)的流体的流速与流道(52)相比较小,因此,在流道(51)与流道(52)之间产生静压差,其结果,流体的一部分通过通孔(13),从流道(51)流入流道(52)。
这时,如注意一下传热体(1b)便可看到,因为存在第2图所示的关系,所以随着前述第25、26图的大致为梯形波状的变型波形,流体从流道(51)到流道(52),又从流道(52)到流道(51),产生周期性的流通。
即,如果以现有技术之一例所示那样构成传热体,则均匀吸入、均匀喷出的面形成依流动方向依次排列的形状,均匀吸入部的传热面由于边界层可生成得很薄,能获得飞跃的传热加速效果,而在喷出面,由于助跑区间的反复效果,同样能达到很高的传热性能,通过该两方面的效果,从而能获得以往无法想象的极高的传热加速效果。
还有,在上述例子中,使流体A的主流沿传热体(1)流动,而使通过通孔的支流很少。
即,在传热体(1)的弯曲的一个周期内,在其一侧面的流道内,流体的大部分通过同一流道流动,仅仅有限的流体通过通孔进出。因此,主流不会偏向,而沿着传热体流动。
在传热体弯曲的下个周期内也作同样的动作。
然而,对于上述的传热体,由于构成传热体的种种形状参数,例如,相邻流道(51)、(52)在X-X剖面上的剖面积比、通孔(13)的孔径、其开孔率、梯形波形的反复周期等等的不同,其传热特性会变化,所以可以预料存在最佳形状。
本发明是为了使现有技术的思想、特征最有效地表现出来而进行锐意研究所作出的。本发明的热交换装置构成如下:让设有多个通孔的传热体沿流动方向周期性地弯曲成大致梯形波状,使该传热体在相邻的传热体间的弯曲的相位错开半个周期并多枚并列设置,使上述流体的主流不通过上述传热体的通孔而流过上述传热体间的流道。这样,因为在设有多个通孔的梯形波状的各传热体之间形成流道,其相邻传热体的梯形波的相位错开半个周期,所以能获得出色的传热加速率。
关于附图的简单说明
第1图是显示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局部剖面图,第2图是显示第1实施例中的传热加速率的特性图,第3图是图示在第1图所示的传热体上传热性地接合上第二传热体的那种构成的局部剖面图,第4图是图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局部剖面图,第5图是图示第2实施例中的传热加速率的特性图,第6图是显示本发明第3实施例的纵向剖面图,第7图是图示第3实施例中的传热加速率的特性图,第8图是图示本发明第4实施例的局剖斜视图,第9图是图示本发明第5实施例中的传热加速率的特性图,第10图是图示传热片管道式热交换器的斜视图,第11图是图示其重要部分的斜视图,第12图是图示本发明第6实施例的平面图,第13图是沿第12图Y-Y线的剖面图,第14图是图示把第12图的翅片板多个层叠起来的结构的剖面图,第15图及第16图是图示第6实施例中的管外传热率与风压损失之比的特性的附图,第17图是说明通孔的开孔率用的附图,第18图至第22图是图示管外传热率与风压损失之比和各参数之间的关系的特性图,第23图是就第12图的翅片板的斜边部角度的作用进行说明的图。第24图是第23图的W-W线剖面图,第25图是图示以往例子的斜视图,第26图是第25图的X-X线剖面图。
实施本发明的最佳形态如下。
第1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7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