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一种高纯度轴承钢炉外精炼方法无效
申请号: | 86107281 | 申请日: | 1986-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86107281B | 公开(公告)日: | 1988-03-23 |
发明(设计)人: | 王昌生;刘德金;李永恩;皇甫庆茹;何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冶钢厂 |
主分类号: | C21C7/06 | 分类号: | C21C7/06 |
代理公司: | 湖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存忠 |
地址: | 湖北省黄***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纯度 轴承钢 精炼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高质量钢生产领域。特别适用于常压下生产高纯度轴承钢,也可以用于生产其他高质量钢种。
轴承钢是用来制造轴承滚动体以及轴承内外套的专用材料,由于其工作条件恶劣,对轴承钢的质量要求严格。瑞典SKF公司,为保证质量,长期用酸性法冶炼,对原材料要求极为苛刻,生产效率很低。为了克服以上缺点,瑞典发明了ASEA-SKF桶炉精炼用铝脱氧的碱性钢液,其质量可达到酸性钢的水平。
目前,工业发达国家已基本淘汰了碱性电弧炉常压下冶炼轴承钢的工艺。在我国,由于多数炼钢车间没有真空设备,有三分之二的轴承钢仍采用碱性电弧炉大气下的双渣法冶炼,炉渣碱度(CaO/SiO2)一般为3~4。用这种工艺生产的轴承钢,氧含量高(30ppm左右),钢中夹杂物的数量多、尺寸大、分布不均匀,且以不易变形的脆性夹杂物-三氧化二铝为主。脆性夹杂物的含量占钢中夹杂物总量的60%以上,其中不变形的点状夹杂物出现率高,尺寸大。轴承材料的疲劳寿命一般比真空下的炉外精炼工艺低50%以上。
国内外都在研究一种常压下生产高纯度轴承钢的炉外精炼方法,例如西德的2406845专利,日本的CAB法。虽然它们都有一定的效果,但它们或只能使钢中夹杂物的形态发生变化,由原来不易变形的三氧化二铝为主的脆性夹杂物,变成塑性夹杂物;或只能在一些非大截面产品上,降低钢中氧的含量,减少夹杂物的数量,改善其分布。其效果不能满足生产高纯度轴承钢的综合性能要求。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常压下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质量稳定等特点的生产高纯度轴承钢的炉外精炼方法。
本发明所指的在常压下生产高纯度轴承钢的炉外精炼方法是:对经初炼炉冶炼的钢液,熔渣为低碱度(或酸性渣),浇铸前在钢包加盖状态下,包底吹入惰性气体或氮气净化处理。达到降低钢中氢、氧、氮含量,减少夹杂物的数量,改变其形态、性质和分布,以提高材质的疲劳寿命。
本发明所指的常压下生产高纯度轴承钢的炉外精炼方法是指:初炼炉是一座碱性耐火材料炉衬的炼钢炉,铁合金的全部或部分在初炼炉中加入,(亦可在精炼炉-钢包中加入),撇除初炼炉渣,将初炼钢液倒入装有透气砖导入吹气装置的精炼炉-普通钢包,加入预先配制的碱度(CaO/SiO2)≤2.5,渣量为1.5~3%的精炼渣料,扣上精炼包盖,精炼包盖上有电弧加热装置,进行加热提温,(若初炼炉钢液温度足够,也可不用电弧加热),同时吹入氩气(或氮气)搅拌。供气压力为1~3公斤/厘米2。吹氩(氮)结束前5分钟,加铝(0.5公斤/吨钢)终脱氧,然后浇铸。精炼期可视需要进行成份调整。
将本发明用于18吨碱性电弧炉(作初炼炉)生产高碳轴承钢(达1000炉),获得了显著的效果:
1.气体含量(pp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冶钢厂,未经大冶钢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7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