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100A多功能漏电断路器无效
申请号: | 86107664 | 申请日: | 1986-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86107664A | 公开(公告)日: | 1987-12-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山县义盛侨欣低压开关厂 |
主分类号: | H02H3/32 | 分类号: | H02H3/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浙江省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100 多功能 漏电 断路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过电流或其他异常的电气工况而动作的断路开关。
现有的纯电磁式漏电断路器由零序电流互感器、漏电脱扣器以及机械传动机构组成。其漏电脱扣器由线圈、永久磁铁、铁心、衔铁、反力弹簧等元件组成。当发生触电或漏电时,触电或漏电信号从电流互感器的副边绕组输送到漏电脱扣器的线圈。线圈产生的磁场同永久磁铁的磁场方向相反,相互抵消,此时在反力弹簧的作用下,衔铁释放出瞬时冲击力,推动机械传动机构动作,使原先闭合的断路器断开,从而达到了触电或漏电保护的目的。
上述电磁式漏电断路器,其零序电流互感器的副边绕组输出信号的功率约为100-150微瓦。能使漏电脱扣器动作,由漏电脱扣器衔铁释放时的瞬时冲击力通过机械传动机构使小容量的断路器断开。对于断路器额定电流为60A以上的大容量断路器,应用这种纯电磁式漏电脱扣器衔铁释放时的冲击力通过机械传动使漏电断路器断开是不够可靠的,原因是该脱扣器输出的功率不足。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不用晶体管放大电路而设计一种与断路器额定电流无关的、输出功率足够大的新型断路器。即通过电流≥100A的情况下,当主回路一旦有人触电或者电网出现漏电时,能保证可靠地断开。
本发明在已有的电磁式漏电断路器的基础上。在原有的漏电脱扣器上布置一个由动触点和静触点组成的常开触头的开关,添加一个用作功率放大的分励脱扣器所组成的新型漏电断路器。
图面说明:
图1为100A漏电断路器工作原理图,图中L-零序电流互感器,J1-1-布置在漏电脱扣器上的常开触点开关,J2-分励脱扣器,AN-试验按钮,R-试验电阻,D1~D6为整流二极管,K-断路器,J1-漏电脱扣器。
图2为带有常开触点开关的漏电脱扣器J1的结构原理图,图中21-脱扣线圈,22-静触点,23-动触点,24-衔铁反力弹盖,25-衔铁反力弹簧,26-基座,27-衔铁,28-铁芯,29-永久磁铁,210-盖,211-灵敏度调节螺钉。
图3为分励脱扣器J2的结构原理图,图中1-顶杆,2-衔铁,3-静铁心,4-线圈,5-动铁心,6-反力弹簧,7-螺母,8-圆板,J1-1-常开触点开关。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叙述本发明的具体内容。
众所周知,已有的电磁式漏电脱扣器由永久磁铁、脱扣线圈、铁芯、衔铁、反力弹簧等主要元件组成。当主回路有人触电或漏电时,纯电磁式零序电流互感器〔L〕的副边产生漏电信号,该副边的两端接线同漏电脱扣器〔J1〕的脱扣线圈〔21〕相连接,脱扣线圈〔21〕产生的磁场和永久磁铁〔29〕的磁场相互抵销,在反力弹簧〔25〕作用下衔铁〔27〕动作。如图2所示,本发明在漏电脱扣器〔J1〕的衔铁〔27〕上布置一个动触点〔23〕,在动触点〔23〕上方1.5-2.5mm处布置一个静触点〔22〕,两者组成一组常开触点开关〔J1-1〕。漏电时,常开触点开关〔J1-1〕闭合。或在漏电脱扣器〔J1〕上布置一个微动开关代替常开触点开关〔J1-1〕。
如图1所示,所设置的分励脱扣器〔J2〕的线圈〔4〕的两端连接~380V电源,其电路中串入一只特殊设计的常开触点开关〔J1-1〕,当主回路一旦出现触电或漏电使漏电脱扣器动作,则常开触点开关〔J1-1〕闭合,分励脱扣器〔J2〕得电而动作,推动断路器〔K〕切断电源,实现断路。分励顶杆〔1〕动作后,由反力弹簧〔6〕复位。
本发明的100A漏电断路器同已有的纯电磁式漏电断路器比较,具有如下优点:
1、分励脱扣器〔J2〕的动作灵敏度与通过断路器〔K〕的额定电流无关。主回路漏电时,只要漏电脱扣器〔J1〕动作促使常开触点开关〔J1-1〕闭合,则分励脱扣器〔J2〕的线圈〔4〕就接通~380V电源,产生足够大的磁场,保证顶杆〔1〕有足够大的冲击力推动断路器〔K〕切断电源。只要调整分励脱扣器〔J2〕的动作功率,采用本设计的方案即使对于数百安培级的大容量断路器〔K〕也能被可靠地断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山县义盛侨欣低压开关厂,未经肖山县义盛侨欣低压开关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7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1,3-二取代的咪唑盐类
- 下一篇:西瓜微量元素营养液的配方及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