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铁电体电滞回线计算机测试技术方案无效
申请号: | 86107714 | 申请日: | 1986-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86107714A | 公开(公告)日: | 1988-05-25 |
发明(设计)人: | 何忠亮;姚熹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电体 电滞回线 计算机 测试 技术 方案 | ||
1、一种铁电体电滞回线计算机测试技术方案,采用Sawyer-Tower电路,利用微计算机进行数据采集、存贮和控制等工作,本发明的特征是:用微计算机[4]产生所需测试电压波形的数字信号,经D/A转换器[5]和高压放大器[6]后得到所需测试电压U,这测试电压U加在Sawyer-Tower电路[7],从Sawyer-Tower电路[7]输出信号经高输入阻抗放大器[13]后,由A/D转换器[14]送入微计算机[4];采用“二分法”,通过编制计算机程序,把Sawyer-Tower电路[7]输出信号中试样[8]的线性电容Cxi[11]和损耗电阻Rx[12]的影响逐次加以消除;微计算机[4]根据这已消除掉线性电容Cxi[11]和损耗电阻Rx[12]的影响后的信号和加于试样[8]的测试电压U,控制绘图机[15]作出校正后的电滞回线。
2、按权利要求1规定的测试技术方案,其特征是加向Sawyer-Tower电路〔7〕的测试电压U的波形为三角波,斜率为K,最大幅值为Um,在测试电压U的一周期三段〔1〕、〔2〕、〔3〕时间内,根据下列公式设置计算机程序求出:
E1′=E1-(CxiU/Co+U2/2RxCoK)
E2′=E2-(CxiU/Co-U2/2RxCoK+Um2/RxCoK)
E3′=E3-(CxiU/Co+U2/2RxCoK) (Ⅱ)
即得消除试样〔8〕中线性电容Cxi〔11〕和损耗电阻Rx〔12〕的影响后的信号E1′、E2′、E3′;公式(Ⅱ)中U、Um、K和Co为已知知,E1、E2、E3为三段〔1〕、〔2〕、〔3〕时间内Sawyer-Tower电路相应的输出信号。
3、按权利要求2规定的测试技术方案,其特征是试样〔8〕中损耗电阻Rx〔12〕和线性电容Cxi〔11〕的具体值是采用“二分法”,编制计算机程序逐次逼近求得:(1)先使Cxi〔11〕=0,先进行损耗电阻Rx〔12〕的逐次逼近求值,判别各种校正状态的特征是:测试电压U接近正峰值的前和后部分时间中,从公式(Ⅱ)求出的E1′-E2′>0属过校正,E1′-E2′<0属欠校正,E1′-E2′=0属最佳校正;(2)使Rx〔12〕为以上求得的最佳校正值,进行Cxi〔11〕的逐次逼近求值,这时判别各种校正状态的特征是:在测试电压U接近正峰值前的部分时间中公式(Ⅱ)中E1′对时间的导数为正值时属欠校正,这导数为负值时属过校正,这导数为零时属最佳校正;求得最佳校正的Rx〔12〕和Cxi〔11〕值的同时,由公式(Ⅱ)得到相应的得最佳校正的信号E1′、E2′、E3′,微计算机〔4〕根据这E1′、E2′、E3′信号和加于试样〔8〕的测试电压U控制绘图机〔15〕作出最佳校正后的电滞回线,微计算机〔4〕同时控制打印机〔16〕输出最佳校正的Rx〔12〕和Cxi〔11〕的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77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差推进器
- 下一篇:喹唑啉酮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