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医脉象检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6107766.0 | 申请日: | 1986-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39B | 公开(公告)日: | 1991-07-31 |
发明(设计)人: | 李景唐;章福兴;王高律;周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医疗器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B5/02 | 分类号: | A61B5/02;A61B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淑芳 |
地址: | 上海市江***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医 脉象 检测 装置 | ||
1、一种中医脉象检测装置,它包括中医脉象换能器组[1],中医脉象信号处理单元[2]和中医脉象显示记录单元[3],其中,中医脉象换能器组由寸、关、尺三部换能器[4]、[5]、[6]组成,所述的换能器包括带有触头[8]的传感机构及敏感元件[14],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中医脉象检测装置中,还包括与中医脉象换能器组[1]中至少一个换能器的触头[8]复合在一起的、用以获取脉道形态信号的脉道形态检测线阵式辅助换能器和包含在中医脉象信号处理单元[2]中的、对来自所述的辅助换能器的脉道形态信号加以处理的脉道形态信号处理电路,所述的辅助换能器与包含它的换能器本体组成复合式中医脉象换能器,而所述的换能器触头[8]和与它复合在一起的脉道形态检测线阵式辅助换能器组成复合式中医脉象换能器触头[8’]。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脉象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能器[4]、[5]、[6]的传感机构还包括由金属弹性材料制成的悬臂梁[12],所述的换能器触头[8]和复合式中医脉象换能器触头[8']装在所述的悬臂梁[12]的自由端上,它们的检测面都为四边形,其中对置的两边相互平行,另外对置的两边是满足公式:
f(x)=C/L-x
的双曲线形,式中,C为常数,L为敏感元件[14]中心离触头[8]或[8']的远端的距离,或者,所述的触头[8]和[8']的检测面的形状也可取近似上述双曲线型的梯形。
3、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中医脉象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脉道形态检测线阵式辅助换能器由多个阵元换能器组成,每一个阵元换能器都包括一个微型敏感元件和一个微型传感机构,而每个微型传感机构有一个脉道形态检测面[18],它们等间距地排列在复合换能器触头[8']的检测面[17]的对称轴上,构成复合换能器触头[8']的部分检测面。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医脉象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阵元换能器上的脉道形态检测面[18]的数目为6至9个,平行排列,相邻两脉道形态检测面的中心间距为0.6至1.1mm。
5、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医脉象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阵元换能器的脉道形态检测面[18]呈矩形、圆形或梯形。
6、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医脉象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型敏感元件由PVDF薄膜,微型应变电阻、导电橡胶或陶瓷压电材料构成。
7、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医脉象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型传感机构由微型金属弹性梁或弹性衬填物构成。
8、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脉象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脉道形态信号处理电路包括与构成辅助换能器的所述阵元换能器的数目相等的脉道信号放大电路和箝位电路及一个多路转换开关。
9、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中医脉象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脉道形态信号处理电路还包括与构成辅助换能器的所述阵元换能器数目相等的、在箝位电路和多路转换开关间的采样保持电路。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象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医脉象显示记录单元(3)可分别记录组合成描述中医脉象的图谱的脉波-脉位趋势图,脉象波形图、脉道形态图和脉率趋势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医疗器械研究所,未经上海市医疗器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776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