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玩具马无效
申请号: | 86107799 | 申请日: | 1986-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86107799A | 公开(公告)日: | 1988-05-25 |
发明(设计)人: | 孙寅贵;张立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寅贵 |
主分类号: | A63G19/08 | 分类号: | A63G1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北京市北三环东路***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玩具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玩具,特别涉及一种能供人座骑并以人体颠簸驱动的玩具马车(童车)。
现有的三轮或四轮玩具车一般是脚踏提供驱动力。这类玩具车既使将外型制成动物形状也不能体现骑乘动物的有趣形象和感觉。做为健身器械它也不能使骑乘者全身都协调运动。
利用人体重量驱动的自行车已有文献记载美国专利0073470、2927896、2932041、3001584即属此类自行车。但是文献记载的各种自行车,有的当人体下移时才能供驱动力,人体上移则为空程,有的只能前进而不能后退。
本发明提供一种人体上下颠簸均能驱动的玩具车,这种玩具车不仅能较快的前进,而且能后退,利用模拟骑乘动物形象和感觉来增加娱乐趣味使儿童达到活动健身的目的。
本发展的玩具车由外型如马或其他动物壳本,支承骨架,前后轮子及驱动机构等部分组成。本玩具车的鞍座是活的,可以上下运动,脚踏板也可以上下活动,鞍座与脚踏板通过一个定滑轮连在一起。当骑乘者座下时人体重量将压下鞍座为行进提供动力,这时双腿放松、脚踏板上移;而后骑乘者双腿站立,人体重量压下脚踏板,再为行进提供动力,这时身体上抬,鞍座提起,周而复始。一次循环重量二次提供动力。
通常象这样二次提供的动力方向是相反的,为了将二次相反方向的动力,都转换成同方向运动(前进或后退),本发明采用一根循环链条(或传动带、齿形带)带动两个链轮(或轮)转动,其中一个链轮固定在玩具车后驱动轮上,另一个固定在车轮上,这样链轮的传动方向不变但链条的运动方向则一边往上一边往下。从而利用一个可开合的棘紧机构,把人体上下颠簸重力传给链条,链条带动链轮传动,从而驱动玩具车行进。
棘紧机构的撑力杆是可以转动的,当马头抬起时,通过一根绳索使撑力杆转动,由一种受力状态,变到另一种受力状态,玩具车就由前进转变为后退。这种运动方向转换还能利用人体重量起到刹车作用。
为使本玩具车的骑乘者付出较小的体力而能较长时间续行并获得更快的速度,可以在后驱动轮上设置一个助力电机,电机的定子固定在车体上,转于固定在后轮轴上,另在鞍座下安装一个触点延时开关。车子由静止启动时,利用人体上下颠簸驱动,同时触动延时开关,使电机接通一段时间,这样不仅能使儿童在不需任何培训的情况下能安全使用,而且由于电机不需要启动环节从而大大降低电耗,不需配置较大功率的电机,此外,由于电机转子与驱动轮同轴,所以,既使不使用电机助力也不影响玩具车的惯性运动。
本玩具车的外壳采用海棉、泡沫塑料等弹性材料充实,使玩具车的关节部分既不裸露又能灵活转动。
本玩具车由于采用链条传动,用棘紧机构控制链条的运动方向使玩具车既可前进,又可后退,同时骑乘者的身体一上一下都能提供驱动力,使骑乘者有骑行动物的比较真实的感觉。不仅有较强的趣味性,而且能培养儿童运动的协调性。
发明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附图给出。
图1是本玩具车的剖视图。图2是棘紧机构处于使玩具车前进状态示意图。图3表明所述的棘紧机构夹持带动平面带的示意图。
参看图1。本玩具车的外壳做成奔马的形状,前面有一个轮子控制方向,后面有二个轮子为主动轮。马头〔1〕可以绕着固定在前叉上的钢管〔2〕转动,利用手柄〔3〕可以把马头〔1〕抬起,拉紧穿在塑料软管〔4〕中的尼龙绳或钢丝〔5〕。鞍座〔6〕固定在钢管〔7〕一端,钢管〔7〕可上下运动,其另一端与传力板〔8〕连接。传力板〔8〕为U形,一端与钢丝绳〔9〕铰接,并通过滑轮〔10〕与脚踏杆〔11〕铰接,传力板〔8〕另一端,有四个小轴〔12〕和园轴〔13〕,园轴〔13〕与两个撑力杆〔14〕铰接,每个撑力杆〔14〕与两个轴〔12〕组成棘紧机构,选择适宜的传力杆长度,可以牢牢地夹持住链条或转动带〔15〕随着传力板〔8〕一起运动。链条〔15〕在上链轮〔16〕和下链轮〔17〕之间运动,下链轮〔17〕固定在后轮轴〔18〕上,从而带动后轮转动。本图所示的情况为马头扬起,玩具车处于向后倒退的状态。这时接触开关〔19〕的两个触点接通,安装在马腹部的音响装置发出马的嘶叫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寅贵,未经孙寅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7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磁混合励磁系统
- 下一篇:弹性脱模的辊式压粒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