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一种制备高活性加氢催化剂的共浸液无效
申请号: | 86107828 | 申请日: | 1986-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86107828A | 公开(公告)日: | 1988-05-18 |
发明(设计)人: | 庄良炜;王明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长岭炼油厂 |
主分类号: | B01J37/02 | 分类号: | B01J37/02;C10G45/04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曹风英,朱圣瑜 |
地址: | 湖南省岳阳***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活性 加氢 催化剂 浸液 | ||
一种工业用于加氢处理催化剂的Mo-Ni-W-P共浸液,属于烃油裂化技术领域,由这种共浸液制备的Mo-Ni-W-P催化剂对石油馏分具有更高的加氢活性,特别是加氢脱氮活性更为显著。
众所周知,为改进Mo-Ni-P催化剂的加氢活性,一般是在Mo-Ni-P催化剂上,用分步浸渍引入铼、锰、铬、锗、铈等第三种金属组分。这种分步浸渍制备催化剂操作繁复,制备周期长,催化剂破损率高,对载体的物化性质有一定损害作用,使催化剂的加氢活性的提高受到了限制,而且脱氮效果不理想。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Mo-Ni-P催化剂上,引入对环状有机化合物加氢能力强,对C-N键的断裂有更强活性的钨,以使催化剂的加氢脱氮能力增强,并且要配制出稳定的Mo-Ni-W-P共浸液,以达到一步浸渍制备催化剂的目的。
要获得Wo-Ni-W-P催化剂,关键在于配制出稳定的Mo-Ni-W-P共浸液,配制这种共浸液,主要是选择合适的钨化合物、投料比和配制条件。本发明的要点是用碱性钨酸盐(最好是铵盐)或水溶性强的钨酸,投料比(重量)一般是MoO3/Ni比为4~8,MoO3/WO3比为0.8~1.45,P/MoO3+WO3比为0.013~0.10或P/MoO3比为0.022~0.25,配制温度90-120℃,溶解时间0.5-6小时。在上述条件下,配制出的Mo-Ni-W-P共浸液是清亮稳定的,即使把浸渍液放在蒸发皿上,或放在玻璃、金属、陶瓷表面上蒸发时,也不会形成结晶或沉淀,而是形成透明胶体膜。
用本发明的Mo-Ni-W-P共浸液,不仅可一步浸渍在Al2O3载体上制成Mo-Ni-W-P加氢精制催化剂,克服现有技术分步浸渍带来的缺点,而且用此共浸液制备的催化剂加氢脱氮活性比Mo-Ni-P催化剂高35%。用本发明制备的催化剂在年处理量为18×104吨加氢精制装置上试用,精制柴油,达到了国家金质奖产品的质量要求,且低于商业Mo-Ni-P催化剂的使用压力。在Mo-Ni-W-P催化剂制备过程中,由于用本发明的浸渍液,只进行一步浸渍,所以节能效果亦为显著。
用本发明Mo-Ni-W-P共浸液制备的催化剂,可对焦化柴油、催化柴油、煤油、石脑油、汽油和循环油、轻重瓦斯油、常压重油、渣油等进行加氢脱硫、脱氮处理。
实施例
把84-85%钨酸铵97.5克,43-45%碳酸镍44.5克,99%氧化钼126克、磷酸36克和400毫升蒸馏水或脱离子水混合,然后,在温度90-120℃、溶解0.5~4小时过滤,得到Mo-Ni-W-P共浸液。
焙烧过的Al2O3载体250克,用上述浸渍液,于室温下,接触浸渍,然后,经120-350℃干燥2-4小时,450-520℃焙烧4-6小时,便得到Mo-Ni-W-P催化剂。
在氢压为3922.66Kpa,温度360℃,空速2时-1,氢油比500∶1的条件下,对本发明Mo-Ni-W-P共浸液制得的Mo-Ni-W-P催化剂和现有商业Mo-Ni-P催化剂进行活性评价对比,结果见下表。活性评价时进料为大庆焦化柴油,其主要性质为:
比重d2040.8241
HK℃ 2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长岭炼油厂,未经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长岭炼油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7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