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两用滑体内蠕动、内位移测试探头无效
申请号: | 86107959 | 申请日: | 1986-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86107959A | 公开(公告)日: | 1988-06-22 |
发明(设计)人: | 杨杰;刘宝琴;范建平;郑维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地质矿产局成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 |
主分类号: | E21B49/00 | 分类号: | E21B49/00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专利服务中心代理部 | 代理人: | 何书成,刘贵成 |
地址: |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两用 体内 蠕动 位移 测试 探头 | ||
本发明是一种安装在钻孔内,直接定量测试发生位移的岩、土体(简称滑体以下同)内地质体活动情况的测试探头。
现有技术有地震勘探仪、滑面计、蠕动工程观测井装置等。滑面计是用应变电阻片精确测定岩、土体位移面的位置,但不能测定位移量,反映岩、土体活动的危及程度。日本藤田寿雄、酒井淳行设计的蠕动观测井装置(见80年中国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滑坡和斜坡崩坍及其防治》一书)是在滑坡区开挖直径为1.5米的浅井,在认为可能有滑动面的区间,埋设10个高度为10厘米的钢环,在各环的联接处,沿滑动方向各安装一个倾斜仪,如上、下环之间发生错动,便可直接表现出倾斜角度。但,开挖工程观测井耗工大,观测者要到井中测量位移情况,如井中有水,还要抽水设备,耗资大且不易实现。
本发明的任务是,创造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低,又不用开挖大直径的浅井,在普通钻孔内对发生位移的岩、土体内地质体蠕动情况进行自动遥控测试的,又能就地观测的滑体内蠕动、内位移测试探头。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有一外层为筒状的橡皮密封保护筒(11),内由一系列的环状金属(或塑料)滑移圈(12)。在(12)上端的上盖(1)内侧装有一片用印刷电路板制成的由若干同心园组成的坐标系统(5)和若干串联电阻(4)。在(12)下端的下盖(14)伸出一根带绝缘节的金属棒(10)其顶端有可伸缩的接触器(6-9)通过所有环状金属滑移圈(12),接触上盖(1)的坐标系统(5)组成。坐标系统(5)的中心环、最外环以及接触器各引一导线与遥控装置相接可进行遥控测试,与一般数字万用表相接成为就地监测的探头。当发生位移岩、土体的滑移面切割探头发生相对运动时,探头内相当于滑移面以上的环状金属滑移圈及其上盖将相对于下盘运动,而固定在下盘盖上的接触器,就触及到坐标系统上的不同位置。在接触器上产生不同的电参数,从而达到指示位移岩、土体内的蠕动、位移位置,和蠕动、位移量。如果岩、土体位移停止活动,则接触器将与坐标系统上的某一位置长期接触,保持电参数不变。如果岩、土体发生大的位移则可由探头接触器上标有刻度的导线直接读出发生的位移量,并可从由哪一探头接触器上的导线位移而知其滑移面的具体位置。
本发明的优点是:
1.本发明克服了现有仪器结构复杂笨重,一般人员不易掌握、仪器费用高、工作效率低,且要到现场监测、由于各种干扰因素而难于测准等缺点。
2.现有岩、土体测定内部位移监测设备,一般只能定性或半定量的了解部分岩、土体位移情况资料。本发明能了解钻孔内地质体是否在活动(滑体是处于稳定状态还是活动状态);钻孔内有几个活动的滑移面或滑移带;活动滑移面的具体深度,其绝对精度达±0.35米,滑移面的绝对位移量精度为±1毫米。
3.本发明与两用自动温度补偿伸缩计、两用滑体沉降仪、两用滑体水位计组合使用,可适用于各种规模的岩、土体位移,能全面了解岩、土体位移的定量活动规律;可对位移岩、土体的稳定性,发育趋势,可能移动(滑动)的规模、滑动速度、滑动面深度、滑动面形成情况、危害程度、临滑时间等提供数据资料;可对国家拟建中的铁路、矿山、水库、工厂等山区大型工程是否受到岩、土体位移的威胁提供可靠的数据资料,较简便地完成可行性论证,减少灾害性工程地质问题带来的巨大恶果;可对现存的受岩、土体位移威胁的城镇、工厂、矿山、铁路、公路、水坝以及其他工程建筑等实行监测报警。
4.本发明与全自动岩、土体位移监测的野外采样、编码、传输仪器和全自动岩、土体位移监测的中心控制、译码及万用接上仪器连机,可遥控监测并自动处理和打印位移数据的结果。
本发明的具体结构由以下“附图及实施例给出”
图1:两用滑体内蠕动、内位移测试探头的纵剖面图。
图2:两用滑体内蠕动、内位移测试探头的印刷电路板制成的由若干同心园组成的坐标系统平面图。
图3:两用滑体内蠕动、内位移测试探头的串联电阻联接示意图。
图4:在钻孔中安装若干个两用滑体内蠕动、内位移测试探头的方式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1、图2、图3、图4对一个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地质矿产局成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未经四川省地质矿产局成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7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美容雀斑灵
- 下一篇:小异型空心砌块在房屋结构抗震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