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电触点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86108030 | 申请日: | 1986-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86108030A | 公开(公告)日: | 1987-06-17 |
发明(设计)人: | 佐佐木登;上山雅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中贵金属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H1/06 | 分类号: | H01H1/06;H01H11/0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陈申贤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点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用于开关,继电器、调压器及类似装置上使用的电触点,更具体些是关于一种所谓复合触点,包括一个由良好的触点材料构成的接触片,如银、钯或类似的贵金属或其合金,一个由铜或铜合金制成的基体,作为接触片的载体,以及它的制造方法。在触点上有一个开孔。电触点的形状可以是铆钉状,也可以是钮扣状。
带有开孔的电触点业已提出,如美国专利第2949520和3953698号所公开的电触点。前者,开孔是在从触点的中部向边缘延伸的螺旋形槽上形成;后者,开孔是在弧形槽上形成;当接触片彼此分开时,为保持触点表面清洁,该孔用来把电弧引出。然而,这些电触点的缺点在于这些螺旋形槽和多个弧形槽降低了电触点本身的机械强度,由于螺旋形槽和弧形槽的形成,其成本也因此较高。
另外一种电触点已经公开在美国专利第3156791号中,其中横断面为弧形的槽形成在触点的接触表面上,用来促进空气的循环以防止触点过热及氧化。这种触点也有缺点,当现代小型和精密装置上必须使用较小的触点时,加工出这种槽就比较困难了。
业已发现,通过在触点上加工出一个孔即可获得所述美国专利第3156791号上所公开的触点的良好性能。所以,先生产出一块复合板,这块复合板由一块触点材料(如银)和另一块基体材料(如铜)组成,从这块复合板上冲出多个圆板,然后在每个圆板上冲出一个中心孔,即可得到一个传统钮扣型复合触点。然而,因为这种圆板成形方法会大量产生出边角料从而把产品的产量降低了约30%,而且从边角料中回收触点材料需要许多时间和劳力从而增加了成品的成本。就传统铆钉型复合触点而言,象钮扣型复合触点一样,先生产出一根由触点材料和基体材料构成的复合棒,使用锻造机将这根复合棒加工成铆钉的形式,然后在这个已成型的触点上冲出一个中心孔。在这两种传统复合触点中,请注意触点材料的硬度和基体材料的硬度没有很大不同,并且鉴于一般技术观点,为获得加工精度,冲出中心孔这一操作是沿从基体材料一侧到触点材料一侧的方向进行的,但是,这就使得基体材料上升到由触点材料构成的接触片的上表面并在中心孔的圆周面上,从而在使用中暴露出了一个缺点,在工作过程中,另外一个触点会与这个触点的上升了的基体部分接触从而在它们之间早期引起熔接。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开关,继电器,调压器及类似装置上的复合型电触点,其上有一中心孔,但长期使用不会产生熔接。
本发明的具体目的是提供一种钮扣型复合触点,它可以可靠的强度焊接在接触臂上。
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的铆钉型复合触点。
本发明进一步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合理,操作简单的制造这种复合触点的方法。
根据发明的方面之一,一个由触点材料和基体材料的复合体构成的电触点即可达到上述目的,所述的复合体有一个中心孔,触点材料的厚度在这个孔的圆周面上较大。对于双层铆钉型复合触点,触点的触点头上部的触点材料的表面在直径上比形成触点头下部的基体材料的表面小。对于三层铆钉型复合触点,在触点的触点头部分第一层触点材料的表面在直径上比第二层基体材料的表面小。
对于双层钮扣型复合触点,最好在底部或它的基体一侧有多个按圆形排布的小凸起,以便触点可焊在承载件或具有很高连续强度的弹性金属条上,当过载电流通过触点时,以避免触点可能从承载件上掉下。凸起部分也可以是一个环形凸起。基体的直径最好比接触片的直径大以获得较大的热容量及放热面积,这样可允许较大的开关电流,因此就可使触点更小,并可节省作为触点材料的昂贵的贵金属及其合金。
根据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电触点的制造方法可达到上述目的,该方法包括的步骤为:把由触点材料和基体材料构成的原料输送到一个组合模的内模的凹模顶杆的前端位置;第一凸模伸出把原料插进组合模的一个模孔并挤压该原料从而在触点材料的一侧形成一个中心盲孔,同时内模退回从而在基体材料的一侧形成另一个中心盲孔;由第二凸模挤压所得到的原料块并使其变形从而将其一侧压平,凹模顶杆伸进盲孔最终形成一通孔。原料可以是由彼此分开的触点材料块和基体材料块组成,也可以是所谓的复合材料。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即先在复合材料的触点材料一端形成盲孔以获得所希望的触点,换句话说,可以在两端均带有盲孔的复合材料块的任一端完成通孔的最后加工。选择每个模的构造即可加工出铆钉型或钮扣型的复合触点,同理钮扣型复合触点在其底侧可加工出多个小凸起或圆环型凸起以保证可靠地焊接在作为承载件或接触臂的弹性金属条上。
图1和图2是采用传统方法加工出的两层和三层复合触点的垂直断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中贵金属工业株式会社,未经田中贵金属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8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圆形部位物件的定位固定装置
- 下一篇:漂浮式饲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