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毛织物混纺毛织物针织物或类似织物的连续永久汽蒸固色工艺方法无效
申请号: | 86108299.0 | 申请日: | 1986-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07271B | 公开(公告)日: | 1990-03-21 |
发明(设计)人: | 迪特尔·里德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约翰尼斯·门舒纳机械制造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C27/00 | 分类号: | D06C27/00;D06C1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若娟,曹恒兴 |
地址: | 联邦德***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毛织物 混纺 针织物 类似 织物 连续 永久 汽蒸固色 工艺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毛织物、混纺毛织物、针织物或类似织物的连续永久汽蒸固色工艺方法。已知的这类工艺方法是,织物在加压汽蒸工序和预干燥及必要时的剪毛工序之前用化学固色剂进行处理。该已知方法的缺点是,由于在干燥工序过程中固色剂蒸发,使固色剂的化学反应能力减弱或者完全丧失。
本发明的构思以此为出发点。本发明的任务是改进这种已知的工艺方法,以使织物尽管在干燥工序过程中被除去水份,但固色剂的反应能力可完全保持不变。
在此类工艺方法中,该任务通过下列措施得到解决,即在固色剂中添加吸湿物质;并在干燥剪毛工序之后,紧接在汽蒸固色工序之前,使织物湿润,然后进行加压加热处理。
织物在加压加热处理之后进行冷却是有益的。
由于干燥工序而从固色剂中所除去的水份在干燥及必要时的剪毛工序之后又有一部分重新被织物吸收,从而使固色剂重新活化,并能在工艺中起到预期的作用。
吸湿物质是指反应试剂,例如以盐的形式,这类反应试剂存在于毛纤维束之中,并以包藏的方式来吸收水份。在随后的、另外由于吸湿物质的贮存而使之易于进行的湿润工序中,固色剂获得了对该工艺起决定作用的活性。
对湿润处理特别适宜的是转子增湿装置,在该装置中,转子以高转数运转,把水以稀散扇形雾的形式喷到织物上。
经湿润而活化的固色剂在置于汽蒸固色装置内的织物纤维中,在温度和机械压缩的作用下进行反应。当固色和汽蒸在不透气的而且有加热装置的长条形强力压力带下面进行时可以达到最好的结果,因为通常需要在织物中有相当大的形变能(DE-PS 2727514)。
尽管经活化并发生反应的固色剂对汽蒸效果的永久性起着作用,但鉴于织物的厚度改变、手感、光泽和体积,固色剂的真实强度还取决于所采用的汽蒸固色设备。换言之,也即借助于活化过的固色剂,只影响通过汽蒸固色设备所能达到的、强度或大或小的汽蒸效果。在使用传统的精整汽蒸机时,也可产生永久的精整汽蒸效果,而在采用上述的已知加压固色机时,甚至产生可与传统的锅炉汽蒸相比的永久效果。
本发明所述工艺方法的另一优点是,实施该工艺一点也用不着额外投资。添加了吸湿物质的固色剂可以施用于任何一种轧液机上,这种轧液机实际上在任何一种染整加工都有使用。如果人们从这样的情况来看,即使用者本来已经拥有汽蒸固色装置,则只需要添置一台适用的增湿装置即可。
因为用增湿装置所喷只不过是水而已,所以避免了一些现存的问题,这些问题举例来说在喷化学物质时总要出现的。
本发明工艺方法对使用者来说是非常实用的,而且开支小、易于实施。
下面借助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方法。在附图中仅以示意图示出:
图1 本发明工艺方法中各具体步骤的方块图;
图2 实施本发明方法所必需的设备示意图。
如图1所示,织物1,在本发明的情况下为毛织物、混纺毛织物、针织物和类似织物,用添加了吸湿物质的化学固色剂处理。化学固色剂的施用可以在干燥状态下进行,也可以在潮湿状态下,例如用轧液机来进行。
然后将织物1进行干燥和剪毛,接着湿润,在湿润过程中加水活化固色剂。
图2示出实施本发明工艺方法所适用的特定装置示意图。其中,用2表示湿润装置,并且为了获得非水滴性湿润而使用多转子喷雾装置,该装置将喷射物以稀散的扇形雾形式喷到织物1上。
然后使经湿润而活化的固色剂在固色汽蒸装置3中进行反应,从而产生无缺陷的永久性固色。因为一种这样的固色汽蒸装置3在DE-PS2727514中业已说明,故此不再赘述。
永久性固色过程的强度又取决于压力的大小,温度的高低以及加热处理的时间长短和紧接在汽蒸固色之后籍冷却装置4所进行的冷却。当织物1同冷空气中的氧紧相接触时,冷却工序所致织物1的急冷效果最佳。这时织物1在冷却区域内受高速空气流的冲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约翰尼斯·门舒纳机械制造股份公司,未经约翰尼斯·门舒纳机械制造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82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