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纤维精梳机无效
申请号: | 86108302.4 | 申请日: | 1986-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32B | 公开(公告)日: | 1992-08-05 |
发明(设计)人: | 托马斯·弗拉纳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詹姆斯·麦凯父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G19/02 | 分类号: | D01G19/0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章社杲,曹永来 |
地址: | 英国北爱尔***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 精梳机 | ||
1、一种梳理机构,包括协同操作的针排,它被驱动环绕闭合路线以形成一个基本上垂直的有效工作区、并且当针排并排向下运动通过工作区以梳理处于其间的间隙中的纤维束时针排的梳针相互面对,还包括将一束纤维移动进入有效工作区的装置,和用来周期地调节在有效工作区内的针排间间距的机构,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相互面对的针排分别绕滚轴(固定,
调整结构由一个驱动凸轮50与一个装在端固支臂52的随动轮51相配合的凸轮机构组成,它适合于将针排按这样一种方式摆动,即使支架在相离运动时相互面对的排的梳针在有效工作区按从顶部到底部次序逐渐离开纤维束,在相向合拢运动时梳针按从底部到顶部次序逐渐进入纤维束。
2、按权利要求1的机构,其特征在于针排()被滚轴(37、38、35、40)支承并且调节运动是将一个或每个针排围绕下主支承滚轴(35、37)轴线摆动而产生。
3、按权利要求2的机构,其特征在于一个导辊(39、41)被配置在每个下支承滚轴(37、35)的上面以界定有效工作区的下端使得当梳针在完全接合位置时在有效工作区以下,针排的路线扩展开。
4、按前面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的机构,其特征在于调节在有效工作区内在协作操作针排之间的间隙的机构(50、51、52)是凸轮控制的。
5、按权利要求1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机构控制的调节机构使得协同操作针排分开的动作比合拢的动作快。
6、按权利要求1的机构,其特征在于多个协同操作针排并排布置,使一束纤维能在协同操作针排间横向逐步移动以接受相继的协同操作针排梳理。
7、按权利要求6的机构,其特征在于协同操作针排的植针沿纤维束运动方向逐渐变细。
8、按权利要求6的机构,其特征在于通过绕链轮74运动的带侧板73的滚子链72和皮带轮70的协调整控制,使得夹持构件(65、66)的运动与调节协同操作针排之间的间隙的调节机构(50、51、52)同步,从而使得每束纤维(32)在针排分开较远时从一组梳针移动到另一组梳针。
9、一种梳理在协同操作相互面对的针排之间的纤维束的方法,该针排被驱动环绕闭合路线以形成一个基本上垂直的有效工作区,而相互面对的针排并排向下移动通过此工作区,其中在有效工作区内,相互面对的针排之间的间距被周期地调节,并且将纤维束横向移动进有效工作区区域内,其特征在于
梳理动作是周期性变化的,在循环的前半部分,针排从底部开始逐渐移动相互面对的针排的整个长度的顶部,直到该长度的纤维被梳理过,在循环的后半部分、针排从顶部逐渐移动到底部,使梳理动作终止在纤维束的底部。
10、按权利要求9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针排之间的间距用这样的方法调节以使梳针分开的速度比合拢的快。
11、按权利要求9或10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纤维束逐步横向移动从一组协同操作的针排移到另一组针排以接受相继的、植针逐渐变细密的针排组的梳理。
12、按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纤维束被夹持构件夹持并沿协同操作针排之间基本水平的方向移动。
13、按权利要求9或10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两个或多个纤维束在相继的协同操作针排间同时受到梳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詹姆斯·麦凯父子有限公司,未经詹姆斯·麦凯父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830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备光学活性棉酚的方法
- 下一篇:振动法和传递函数法结合的试桩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