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具有改进的压力成型性能的冷轧薄钢板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86108640 申请日: 1986-12-23
公开(公告)号: CN86108640A 公开(公告)日: 1987-08-19
发明(设计)人: 松冈才二;小原隆史;角山浩三;津川俊一;小林繁;市田敏郎 申请(专利权)人: 川崎制铁株式会社
主分类号: B21B1/22 分类号: B21B1/22
代理公司: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代理人: 马江立,陈申贤
地址: 日本***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具有 改进 压力 成型 性能 冷轧 钢板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通过控制薄钢板表面粗糙度花纹,得到的压力成形性能、磷化性能、可焊接性能以及抗粘滞性能有显著改善的冷轧薄钢板和镀膜薄钢板。

用于汽车护板、电子设备、液压设备等的可拉延冷轧薄钢板需要具有优良的深拉延性能。为了增强深拉延性能,薄钢板具有高延展性(EL)及兰克福特值(r-值)的机械性能是必要的。实际中,拉延(特别是在汽车护板的成形中)常常结合翻边,所以加工硬化系数(n-值)也变得十分重要。

对于汽车的外护板来说,喷漆之后的涂层探察是一个重要的项目,它直接关系到汽车本身在用户中的地位。

另外,对用于汽车的薄钢板,烘烤的预处理即磷化是很重要的。即,当磷化不好时,则不能确保充分的烘烤性能。

在用于汽车的薄钢板中,还要求压制件经受点焊,所以薄钢板的点焊性能也成为重要的。

在压力成形中,薄钢板及压模间也许会引起粘结,或是所谓的“粘滞现象”。这一糙滞有害地导致压模损坏,压制件商业价值的严重降低等等。

在汽车工业中,经单侧表面处理的钢板至今已用作暴露于恶劣腐蚀环境中的汽车车体板,其中,薄钢板内表面为镀膜或有机涂层表面,而外表面为冷轧表面。然而,即使是车体板的外表面,也会由于石子等的碰撞而产生锈蚀或起凸。因此,后来双侧表面镀膜薄钢板被用作车体板。

由于在组装成汽车车体之前,用于汽车的钢板要经受各种压力成形,所以要求它具有优秀的深拉延性能,然而,常用于汽车的镀锌薄钢板与一般的冷轧薄钢板相比,由于镀锌层的存在而易于在压力成形中粘结到压模上,并且深拉延性能差。

已从钢板及拉延技术两方面对深拉延作了调查。然而,随着产品精度和复杂性的提高对薄钢板的要求趋于高级和多样化。特别是,在汽车上使用冷轧钢板的趋势很强。

例如,多种压制件在当前组装车体中需点焊。因此,迫切要求通过加大压制件尺寸或将现有的各压制作成一体,来减少点焊点的数目,另一方面,为满足各种需要,汽车结构变得更加复杂,从而在通常的冷轧钢板中难以模压的零件增加了,为满足这些需要,使用比通常冷轧钢板具有改进的压力成形性能的冷轧钢板是必要的。

在实际压力成形中,钢板的机械性能(r-值),EL,n-值)当前已用作压力成形性能的评价标准,但是它们还是不充分的。例如,钢板的表面粗糙度,润滑油等对压力成形性能也有很大的影响。

一些熟知的技术示出钢板的表面粗糙度对压力成形性能等的影响。例如,《塑性及加工》(PIaStCity    and    WorK)第三卷、14期(1962年3月)中指出,当使用一种高粘度的润滑油时,在表面粗糙度为几个微米左右的钢板中,其可拉延性得到很大改进,还有,日本专利申请公布第59-34,441号公开了,使冷轧钢板经过一个具有算术平均值表面粗糙度为Ra=2.8μm和峰数PPI=226的表面粗糙度的轧辊,而经受表皮光轧,由此使冷轧钢板喷漆后的外观及压力成形性能大为改进。

从改进压力成形性能角度看,这些熟知的技术是优秀的;但是,一个缺点在于,钢板的表面粗糙度应控制在一定水平上。

日本未决专利申请第54-97,527号公开了一种方法,其中,使冷轧钢板通过一个具有PPI=150的表面粗糙度的轧辊,而经受表皮光轧,由此使冷轧钢板具有改进的磷化性能。这一方法提供了优良的磷化性能,对于提高压力成形性能没的作用。总之,用于汽车的钢板要求磷化性能,而且,压力成形性能以及喷漆后的影象清晰度(DOI)也变得十分重要。

上述惯用技术没有指出也没有建议生产下述冷轧钢板及镀敷钢板的方法,该钢板具有选择的表面粗糙度(Ra,PPI)以及优良的压力成形性能、磷化性能、可焊接性能和抗粘滞性能。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常规技术的所述缺点,并且提供下述冷轧薄钢板及镀膜薄钢板,通过使该钢板的表面粗糙度花纹有定向性和控制算术平均值表面粗糙度,在表面粗糙度中心平面上的凸起部分的平均面积比,该中心平面上的每一凸起部分的平均面积、该中心平面上的凸起部分的平均半径以及该中心平面上的凹入部分的平均半径,使该钢板具有改进的压力成形性能、磷化性能、可焊接性能以及抗粘滞性能。

本发明提供的具有改进的压力成形性能的冷轧薄钢板及镀膜薄钢板,其特征在于,该钢板具有满足算术平均值表面粗糙度(Ra,μm)为0.3-2.0μm,和均匀度参数(S)起码在一个方向不大于0.25的表面粗糙度花纹,参数(S)示出由下列等式所表示的表面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川崎制铁株式会社,未经川崎制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8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