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一种漏电监视电路无效
申请号: | 86108787 | 申请日: | 1987-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86108787A | 公开(公告)日: | 1988-10-19 |
发明(设计)人: | 周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玉华 |
主分类号: | G01R31/02 | 分类号: | G01R3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辽宁省锦州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漏电 监视 电路 | ||
本发明是一个单相电器设备的漏电监视电路。
目前单相电器设备的漏电监视工作一般由试电笔来完成。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有以下不足:(1)不能连续监测电器设备的绝缘情况,(2)由于大部分单相电器设备的金属外壳都存在正常带电现象,该方法很难区分设备是正常带电还是故障带电。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单相电器设备的漏电监视电路。它能连续监视设备的绝缘情况,并能指示出故障带电。
首先分析一下设备的正常带电现象。图1是单相电器设备电气原理图。图中(Ⅰ)、(Ⅱ)为电源线;(Ⅲ)为设备的金属外壳;W为负载;R1为设备的绝缘电阻;R2为设备外壳对地的电阻。由电工原理可知B点的电位
V= (V1)/(R1+R2) R2
式中:V-B点电位;V1-A点电位
大家知道,只要V>70伏,就可以使试电笔发光。而B点电位V的值不取决于R1的大小,它取决于R2和R1+R2的比例。故当设备的绝缘电阻R1符合要求时,由于R2的变化,用试电笔也能测出带电现象,这就是正常带电现象。
本发明的要点在于固定电阻R2,使得B点的电位只随设备绝缘电 阻R1的变化而变化。选取适当的R2值,使得当R1低于规定值时,B点电位V>70伏。这样,就可以在故障带电时由漏电检测电路给出信号。
本发明的漏电检测电路其原理图如图2所示。图中(Ⅰ)为相线;(Ⅱ)为零线;(Ⅲ)为设备的金属外壳;K为开关;W为负载;R3、R4为电阻器;T1为氖灯;R1为设备的绝缘电阻。从图中可以看到漏电流由R1一设备的金属外壳一R3构成回路。适当的选取电阻器R3的值,使得当R1小于规定值时,电阻器R3两端电压大于70伏,则氖灯T1亮,给出危险信号。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善是在漏电检测电路上串接一个电阻器R5,其电路图如图3所示。串接电阻器R5的作用在于满足不同设备对绝缘电阻值的要求,并保证漏电检测电路有足够大的电阻值。
本发明再改善一步是增加一个验线电路。从图2和图3可以看出,当电源的相线和零线对换时,漏电检测电路的一端接在相线上,另一端接在设备的外壳上。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设备外壳直接带电,漏电检测电路两端电位相同,从而失去作用。由此可以看出增加一个验线电路是非常必要的。
本发明的验线电路是由氖灯T2、限流电阻器R6和手触电极C组成的。它的一端接在电源相线(Ⅰ)上,其电路图如图4所示。在使用设备前,先用手摸一下手触电极C,T2亮说明接线正确,设备可以工 作。否则就要调换一下电源插头,并再次验线。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可以连续监视设备工作,(2)可以检测出故障带电,而对正常带电不指示。
本发明的一个典型实施例,是其电阻器R3和R4均为1.2MΩ,电阻器R5为2MΩ,电阻器R6为1MΩ,氖灯T1和T2为普通试电笔中的氖灯。当设备的绝缘电阻小于1.5MΩ时,氖灯T1就会发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玉华,未经周玉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8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