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可作提兜和水桶用的折叠盆无效
申请号: | 86200030 | 申请日: | 1986-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86200030U | 公开(公告)日: | 1986-12-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建民 |
主分类号: | A47K1/12 | 分类号: | A47K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黑龙江省肇***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兜 水桶 折叠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盆,特别是一种可作提兜和水桶用的折叠盆。
盆是几忽所有人每天都与之打交道的生活必需品,可是目前的盆在行军作战、野外工作、旅游观光等一些情况下,携带起来就显得体积很大,十分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就是要提供一种便于携带的,可作提兜和水桶的折叠盆。
该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完成的:该盆是由折叠骨架和软胎两个基本部分组成。软胎的软底和软沿在骨架的内侧。作盆用时,将盆展开放一较平整处,在骨架的销关节和盆沿绳的作用下使盆稳固。作提兜和水桶时,抓起软沿上孔中系着的绳子便可提起。使用后通过对骨架底部向内,侧部向外的两次折叠,减少体积,以达到携方便的目的。
以下结合附图对该盆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作盆用时的直观图;图2是作提兜和水桶用时的直观图;图3是折叠过程和折叠后的直观图;图4是软胎部分直观图;图5是骨架部分直观图;图6是骨架侧部零件视图;图7是骨架底部零件视图;图8是底部零件结合部位视图;图9是销接关节折叠角度视图。
该盆是由折叠骨架和软胎两个基本部分组成。折叠骨架有六个底部零件(1)和六个侧部零件(2)。各底部零件的一端由一个六角型的钢环(3)串接在一起,各底部零件可向盆的内侧折90°。底部零件(1)的另一端与六个侧部零件(2)销接,组成销接关节(4)。由于销接关节(4)的构造所决定,侧部零件只能从盆的外侧向盆底中心处折260°至盆底,不能向盆内侧盆底方向折叠,使盆展开时侧部零件(2)不向内倾倒。侧部零件的另一端有一个与软胎按接在一起的按扣(5),端头有一小孔(6),孔中穿有盆沿绳(7),该绳把六个侧部零件(2)拉在一起,使盆在展开时盆侧零件(2)不向外倾斜,并形成盆沿。
软胎的外側有六个与盆侧部零件(2)上的按扣(5)按合在一起的按扣(8),骨架和软胎就是靠这六个按扣(5、8)结合为一体。软胎分为盆側部分(9)和软沿部分(10)软底部分(11)。盆展开后,盆侧部分(9)和软底部分(11)在折叠骨架内側。在做盆用时软沿部分(10)折到盆侧部分(9)和侧部零件(2)的外侧;作提兜和水桶用时软沿部分(10)向上折。软沿上有六个小孔(12),小孔中穿有供作提兜和水桶用的提绳(13)。
该盆使用后向小体积折叠时,先将盆底向盆内中心折,折拢后再将盆侧部(9)向盆外底部折叠并拢。折叠情况如图三。该盆折叠后体积明显减小,如果做成脸盆,折叠后便可放入衣兜内。
骨架和软胎由于采用了按扣(5、8)的结合方式,当软胎损坏或漏水时,可以很方便地更换新软胎。
该盆的骨架部分可用金属制做,也可用强度较高的可塑材料制成;软胎部分可用高强度塑料薄膜,也可用任何类的柔软的不透水的纺织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建民,未经王建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200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盒形金属壳体二极管
- 下一篇:内燃发动机电能节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