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家用微型豆浆器无效
申请号: | 86200078 | 申请日: | 1986-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86200078U | 公开(公告)日: | 1986-11-12 |
发明(设计)人: | 陈鑫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鑫华 |
主分类号: | A23L1/20 | 分类号: | A23L1/20 |
代理公司: | 浙江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洪新 |
地址: | 浙江省杭州市清***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家用 微型 豆浆 | ||
本实用新型是家庭自制豆浆及加工其它类似食品的装置。
豆浆是人们喜爱的饮料。然而,目前市场上豆浆的需要量与可供量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迄今为止,市场上又无可供家庭使用的制豆浆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设计一种小巧的,具有投料计量、浸泡、磨、滤渣、浓度控制等功能的,从投入原料到获得豆浆可一次完成的适合家用的制豆浆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这样的技术方案:该装置的外壳至少包括上壳和底壳,另有一磨筒与外壳相联形成一空腔,料斗与空腔相通。空腔中至少布有一根蜗杆,该蜗杆的圆周面上开有螺旋槽,槽的深度从蜗杆的一端至另一端逐步变浅。蜗杆与磨筒的圆壁内侧保持合适的间隙,以保证磨和出浆效果。蜗杆轴靠近较浅螺旋槽的一端穿过磨筒上的轴承孔与滤罩相联。滤罩上绷着滤网并包住磨筒的出浆口。蜗杆轴的另一端穿过外壳上的轴承孔与摇柄相联。
以下通过附图所示的实施例来详细说明。
附图表示的是根据该技术方案而设计的一个实施例。
图1是该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和图3分别是滤罩和磨筒。
图中,1上壳,2、4和11划水片,3滤罩,5磨筒,6料斗,7和12齿轮,8摇柄轴,9摇柄,10蜗杆轴,13蜗杆,14磨筒,15滤网,16底壳。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省力,蜗杆轴(10)和摇柄轴(8)上分别装有齿轮(12)和(7),这二个齿轮大小不等又互相啮合。磨筒(5)的圆壁内侧还开有磨槽(14),以增强磨作用。磨槽是直线状,也可为其它曲线。支撑摇柄轴(8)的二个轴承孔及支撑蜗杆轴(10)的一个轴承孔均开在上壳(1)上,料斗(6)对着有较深螺旋槽的一截蜗杆并与空腔相通。滤罩(3)和齿轮(12)还分别装有划水片(2)、(4)和(11),以搅动水流,促使浆汁扩散,加快过滤速度。磨筒(5)与上壳(1)、滤罩(3)与蜗杆轴(10)分别采用螺纹联接,也可用销或其它方式联接。在底壳(16)和料斗(6)的内侧分别标有刻度,以便于计量控制浆汁数量和浓度。另外,料斗(6)和上壳(1)是一个整体,自然也可是二部件。为携拿和使用方便,外壳上制有把手。
使用该实用新型时,只需用料斗(6)量取大豆,倒入底壳(16)并注水浸泡。而后将浸泡过的大豆倒入料斗(6),在底壳(16)内量取一定量的水,然后用手摇动摇柄(9)。料斗(6)中的大豆就被蜗杆(13)逐渐推入磨筒(5)内,被蜗杆(13)和磨筒(5)挤压、碎、磨细再流入滤罩(3),在水流作用下,浆汁扩散在水中。此时可取下滤罩(3),倒掉留在罩中的豆渣,豆浆汁就可煮制了。
自然,本实用新型也可对其它谷类、豆类食物进行类似的加工。
使用本实用新型制豆浆,快速、清洁、简便,可放在桌面上工作而无须作任何固定。若装上电热元件,连煮制也能一次完成。也可配上电机,则使用更方便。因而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成本又低。上壳和底壳可采用注塑或冲压成型,其它零件只需少量金加工。适宜小型企业接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鑫华,未经陈鑫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200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