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旋流净化器无效
申请号: | 86200451 | 申请日: | 1986-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86200451U | 公开(公告)日: | 1987-02-18 |
发明(设计)人: | 梁殿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殿栋 |
主分类号: | B04C5/107 | 分类号: | B04C5/107 |
代理公司: | 辽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英利 |
地址: |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净化器 | ||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含有杂质和污物的低粘度液体或气体净化的净化设备。
至今,用于含有杂质和污物的低粘度液体或气体的净化器,虽然种类繁多,但输入管普遍是垂直于罐壁插入罐内,而且罐的底部几乎是平的,如日本株式会社《流量计综合产品样本》 中介绍的标准过滤器和我国唐山市第十瓷厂生产的“8264型高级民用滤水器”都是采用了这种结构型式。这种结构型式的缺点是,只能靠压力使含有杂质和污物的液体或气体连续进入净化器。并在通过滤芯时将杂质和污物与液体或气体分离。因此,这类净化器的过滤效率低,滤芯易堵,而且滤芯的使用时间短。
鉴于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在“8264型高级民用滤水器”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制造一种能使含有杂质和污物的液体或气体进入净化器后自动呈旋流状态,利用旋流离心分离的作用及与滤芯过滤相结合实现污液或污气净化的净化器。
本实用新型完成上述任务的解决方案是:将输入管置于罐侧部的中上位置处,进入罐内的管口与罐的内壁呈切线,使进入罐内的污液或污气顺着切线方向流动,从而形成旋流,中心形成负压区。为了减少阻力和避免有旋流死区,进入罐内的输入管管口不得超出罐内壁。
在旋流离心力的作用下,污液或污气中的较大污粒和细小污粒便会沿着罐内壁流动,污粒靠其重力和旋流力逐渐沉降到罐的底部而微污粒被罐内滤芯所阻挡,并附着在滤芯表面上或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附着在滤芯表面上的微粒积块,受到具有一定流速的旋转着的流体的冲刷和搅动而被带到罐底,或重新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微粒,相互碰撞,吸附聚集成大颗粒,靠其重力和旋流力沉降到罐底。为了有助于形成旋流和便于污粒的沉降和排放,将罐的底部制成圆锥形,其锥角最好小于90°。在锥端可设有排污阀,可在不停液体或气体的情况下定期排污。在罐的密封盖的中心孔内紧固有一个带有滤芯帽的输出管。在滤芯帽内镶有空心或实心的滤芯,并吊挂在罐内。其滤芯可用陶瓷或活性炭或塑料制成,还可以根据被净化的流体性质及成分与其净化后的质量要求在罐壁上对称设置永久磁块。以利于强化分离。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了上述措施,因此具有净化过滤效率高,流速快,滤芯不易堵塞,滤芯使用时间长等优点。
“8264型高级民用滤水器”与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区别在于:它无旋流离心分离功能,中心不能形成负压区,无磁化功能,只是靠液体或气体的压力使含有杂质和污物的液体或气体通过滤芯时进行分离。因此,过滤效率低,而且杂质或污物容易被挤压在滤孔内而堵塞滤孔,滤芯使用寿命短。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图1是图2B-B的剖面图。
图2是图1A-A的剖面图。
该例包括有透明塑料制成的底部是园锥形的密封罐2和密封盖3,在密封罐2的中上外侧部,有一个可与其它管路连接的输入管1,输入管1的管道是斜式且等径的,并沿着密封罐2内壁进入密封罐内其进入密封罐内的管口不超出密封罐的内壁,而且与密封罐2内壁相切。输入管入口处的中心 线与滤芯外壁相切。密封罐2上端有一个密封盖3,其中心孔内装有一个一端带有滤芯帽5的空心塑料螺柱7(输出管),空心螺柱7通过塑料压紧螺母6和橡胶密封垫圈8被紧固在密封盖3的中心孔内。在滤芯帽5内由环氧树脂镶有一个硬质多孔陶瓷空心滤芯4,并吊挂在密封罐2内。在密封罐2开口端的上沿设有橡胶密封垫圈9,密封罐2底部的锥角小于90°。输入和输出管的管内径是等径的(输入管入口端管径除外)。在密封罐壁可设有对称的永久磁铁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殿栋,未经梁殿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200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