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点冻雀斑及其冷冻治疗部分皮肤病的器械在审
申请号: | 86200604 | 申请日: | 1987-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87200604U | 公开(公告)日: | 1987-10-14 |
发明(设计)人: | 杨智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智昌 |
主分类号: | A61B17/36 | 分类号: | A61B17/36 |
代理公司: | 鞍山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蒋桂芝 |
地址: | 辽宁省鞍***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雀斑 及其 冷冻 治疗 部分 皮肤病 器械 | ||
本实用新型用于医疗方面。
现有技术治疗雀斑及其皮肤病,大多数用喷冻法和棉签法,喷涂的面积过大,伤正常皮肤,患者痛苦大。其所用的器械为大型冷冻机,使用中常出事故,耗液氮量大,各医院购置一台需三千多元,多放置一边不能用。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上述的不足,设计于一套治疗皮损的器械,进行点,贴、夹法,不伤正常皮损,患者可忍受一次做完满面雀斑,痛疼少,而对禁用的眼脸雀斑可直接用点冻法,弥补了喷涂法的不足,本器械安全可靠,比大型冷冻机易操作,无故障,造价极低,是大型机的本器械是间接冷冻,避免了液氮在空间的不必要的蒸发,这样,节约了液氮,又降低了治疗成本。对雀斑的有效率达100%,还可用于它科治疗,是较为理想的冷冻治疗工具。
本实用新型器械是由一套三组构成的。
所说的一套是指长400mm,粗为10mm的粗木把,一端镶嵌M3的螺栓,配装铜头,铜头分三组,如图所示:
图1:圆锥形铜头
图2:梯形铜头
图3:加铜的钳头圆弧状血管钳
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详细说明:
笫一组铜头,图1,圆锥形铜头共10个,分别为:大头直径12mm,高15mm ,小头直径为1mm一个,2mm一个,3mm一个,4mm一个,5mm一个,6mm一个,7mm一个,8mm一个,9mm一个,10mm一个,高均是15mm大头后面钻一3mm的孔,孔深10mm,将熔化的铅灌入孔内,然后铣螺纹(大小可拧在胶木把上),同时根据病灶大小,选定相适应的铜头。灌铅的目的为增加储藏负温时间,用于点法。
第二组铜头,图2,梯形铜头,由大小不同的三个铜头组成:一个铜头为下底15mm,上底10mm,高20mm,厚15mm,下底后钻一个3mm孔,孔深15mm,灌铅铣螺纹,大小可拧在胶木把上。要倒棱,抛光,电镀。一个铜头为下底20mm,上底15mm,高25mm,厚15mm。其它同前。一个铜头为下底25mm,上底20mm,高30mm,厚15mm,其它同前。这三个铜头,可根据病灶的大小,自由选择,固定在胶木把上,此铜头用于贴法。
第三组加铜的钳头为15mm的圆孤状血管钳一把,长200mm,钳头铜7.5mm,长15mm,磨成园孤状,再进行抛光、电镀,此铜头用于夹法。如图3
在治疗实践中,根据皮损大小选择相适应的铜头,固定在胶木把上,然后将铜头就放入液氮中降温,根据皮损病情,采用点、贴,夹法。
如果本器械用于治疗雀,斑痣、传染性软疣,黑痣,结节性痒疹等,可选定相应的园锥形铜头,利用点法,在雀斑上点,压,冻至皮损变为霜白为度。
如果本器械用于治疗局限性神经皮炎,湿疹,斑疹,鲜红斑疹,海棉状血管瘤,可选定相应的梯形铜头,利用贴法,在皮损上反复推动,并根据皮损的厚薄适当加压,以皮损变白为度,时间为3秒、6秒、10秒。
如果本器械用于治疗寻常疣,扁平疣,尖锐湿疹,传染性软疣,老年疣,疣状痣,皮脂痣,皮赘,黑痣,血管瘤等,可选定钳形铜头利用夹法,夹住皮损,每夹冻一次半分钟,改变方向一次,使皮损冻至霜白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智昌,未经杨智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200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