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一种涂料型电发热体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86200695 申请日: 1986-02-06
公开(公告)号: CN86200695U 公开(公告)日: 1987-08-05
发明(设计)人: 陆龙波;尹维平;林德伟;于元;桑识宇;赵玉文;王福永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市太阳能研究所;尹维平;林德伟;于元;桑识宇;赵玉文;王福永
主分类号: H05B3/10 分类号: H05B3/10
代理公司: 北京科技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韩建功
地址: 北京市海淀***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涂料 发热
【说明书】:

发明属于电热技术领域。

迄今人们所用的电热器具的电发热体,一般有以下两种:(1)金属电热丝,金属电热丝作为电发热体存在主要技术问题是热效率低,一般为40~60%,加热不均匀,电热丝工作温度高(800~1000℃),易于氧化,寿命短,必须有其它耐高温绝缘辅助性材料如电炉盘,云母片,石棉等,加热系统成本高等问题;(2)半导体薄膜型电热膜,这种电热膜一般采用热解喷涂制作工艺,需专用设备,加工工艺复杂,成本高,能耗大,不易推广应用。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涂料型电热膜电发热体,从而使电热体热效率提高30~50%,制作工艺简单,成本大大降低,便于推广应用。

本发明要点在于电发热体由底材、涂料型电热膜、电极、一层以上的绝缘防水层所组成。电热膜的导电材料主要为超细石墨粉,也可以掺入其它的金属细粉,导电化合物细粉,半导体细粉。如铜粉,银粉,镍粉,氧化锡粉,氧化铟粉,氧化铜粉,多晶硅粉。电热膜可直接喷涂、浸涂、刷涂在任意形状的玻璃、陶瓷、搪瓷或经过绝缘处理的金属表面上。通过控制膜的厚度和面积,可得到不同的加热功率。一般加热功率密度应控制在0.1W/cm2~10W/cm2之间。

引出电极可以用金属箔,合金箔,金属网,合金网,金属线,合金线,如铜箔,银箔,镍箔。直接与电热膜粘接,可以用金属、合金或石墨制成的固体块状电极采用压接触方式直接与电热膜接触,也可以用导电胶电极,导电涂料电极,如铜粉导电胶电极,银粉导电胶电极,镍粉导电胶电极,石墨粉导电胶电极或相应导电材料的导电涂料直接作为导电电极。

在电热膜外表面可以刷涂、喷涂、浸涂绝缘防水涂料,形成绝缘防水层。可用的涂料为胺基绝缘漆、环氧绝缘漆、酚醛绝缘漆、二苯醚树脂绝缘漆、聚酰亚胺绝缘漆、聚酯醇酸绝缘漆等。涂料中也可以加入适量的绝缘氧化物粉,如氧化铝粉、氧化钛粉。绝缘防水层对电热膜可起到装饰、保温、绝缘防水的作用。如底材为金属材料,也可用上述方法迸行基底绝缘处理。

电发热体制作工艺简单。一般在底板上先粘电极,再涂电热膜和绝缘防水层。或者先涂制电热膜再粘电极,最后涂绝缘防水层。

涂料型电发热体制品应用领域广泛。可根据不同需要,将底材制成任意形状,这样可加工成电热器皿,如电热杯、电热开水瓶、电热饮水桶、电火锅、电饭煲、电热盆、电热饭盒、电热咖啡壶等,也可以加工成电热器具,如电热淋浴器、电暖气、电热风机、电手炉、电脚炉、电热床、电热恒温箱、电熨斗、电热医疗器具等,也可加工成电热元件,如电热薄膜条带、电热片、电热板等。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原理清楚、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热效高、用途广泛、易于推广应用等优点。可用于医药、食品、木材加工、造纸、纺织、印染等行业的低温烘干,可用于各种管道、储罐的保温、防冻,可用于建筑行业的采暖保温,可用于交通运输车辆窗玻璃的防霜。上述的积极效果是现有技术无法比拟的。

附图说明:

附图1、本发明原理示意图1(先粘结电极,后刷涂电热膜)

1——底板        2——电极        3——电热膜

4——绝缘防水层

附图2、本发明原理示意图2(先刷涂电热膜,后粘结电极)

5——底材        6——电极        7——电热膜

8——绝缘防水层

附图3、电热器皿示意图

9——器皿体        10——电热膜        11——电极

附图4、电热元件——电热板示意图

12——元件体        13——电热膜        14——电极

附图5、电热器具-淋浴器示意图

15——器具体        16——电热膜        17——电极

实施例:

将底材成型为所需形状(如图3~图5所示),必要时内外表面进行绝缘处理。然后在适当位置上用环氧树脂粘结铜箔电极。固化后,刷涂电热涂料,形成电加热膜。膜的厚度及膜的面积可根据需要确定。膜干燥后,涂刷胺基绝缘漆两遍。烘干后即可使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太阳能研究所;尹维平;林德伟;于元;桑识宇;赵玉文;王福永,未经北京市太阳能研究所;尹维平;林德伟;于元;桑识宇;赵玉文;王福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200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