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香烟过滤嘴包装纸激光打孔机无效
申请号: | 86200715 | 申请日: | 1986-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86200715U | 公开(公告)日: | 1986-09-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权;葛洪生;沈永康;杜辉强;林枫 | 申请(专利权)人: |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铁道继续教育中心 |
主分类号: | B65B61/02 | 分类号: | B65B61/02 |
代理公司: | 铁道部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铁路专利咨询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周樱 |
地址: | 北京市西直门***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香烟 过滤嘴 包装纸 激光 打孔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香烟过滤嘴包装纸(简称包装纸)上预打孔的激光打孔机,其方法是利用脉冲激光束在香烟过滤嘴包装纸上制造通风环带,从而由过滤嘴中引进二次空气,减少烟气中有害物质的含量。
制造通风环带(稀释带)所采用的打孔方式有三种:即机械针打孔、静电(火花放电)打孔、激光打孔,由于激光打孔精度高、孔形质量好、烟气稀释度高、且设备的成本並不高,因而日益显示其优越性。当前采用的激光打孔方式有:(1)未包装前在包装纸上预打孔,(2)在脉冲激光束作用下,香烟旋转360°,在已包装的香烟过滤嘴上打孔,(3)激光器输出环形光束,利用多面镜反射,烟支无需转动,脉冲激光直接打孔。上述三种方法中,第一种方法比较简单。现多采用CO2气体激光器,轴向流动式,它在工作中要不断更换气体混合物中的CO2、N2、He,为此要考虑气体混合物的更换设备,气体的混合设备等,装置复杂,工作成本高,耗电量比较大,见Hauni Perforation Systems正在开发中的I型激光打孔机,英国专利公开说明书GB2032325A等。
本发明的目的是利用小功率封离式CO2激光打孔技术,将光学部份,机械收送纸部分,电源、电控、测量部份有机综合,在保证打孔质量和生产效率,整机性能稳定,运行可靠前提下,大幅度降低设备成本与维修费用,整机结构简单易操作,打孔指标达到国际上先进水平。
发明是这样实现的,采用一种封离式CO2激光器,抽气除尘系统,机械送纸系统组合形成的激光打孔机,封离式CO2激光器输出功率25-50W,它包括平面全反射镜〔1〕,凹面局部反射镜〔6〕,储气管〔4〕,水冷管〔3〕,连接放电管和储气管的螺旋形回气管〔7〕,在平面全反射镜〔1〕、凹面局部反射镜〔6〕、毛细放电管上均安装水冷系统进水口〔8〕、出水口〔9〕,与安装水流继电器的水路接通,CO2激光器电极阴极〔2〕、阳极〔5〕接电源。
CO2激光打孔机的抽气除尘系统,利用排烟抽风机通过抽气通道〔12〕在抽气腔〔10〕内产生负压,並形成抽气通道〔12〕与进气通道〔11〕之间的高速气流,将激光打孔时在聚焦透镜〔19〕镜片、包装纸〔18〕打孔处〔20〕形成的烟雾和粉尘全部抽送至机外。同时,用送风机将新鲜压缩空气通过送气入口〔13〕、进气通道〔15〕进入压气腔〔14〕,再穿过斜形扫气通道〔16〕,吹向聚焦透镜〔19〕镜片,驱散镜片附近的烟雾,通过渐缩喷口〔17〕,进入抽气腔〔10〕后,形成高速气流。
在CO2激光打孔机的机械送纸系统中,交流电机〔23〕驱动恒速轴〔26〕,同时用直流电机〔22〕带动收纸轴〔25〕,其转速受收纸盘〔34〕直径的控制,当收纸盘的直径逐渐增大时,电机械杆〔31〕带动电位器〔32〕转动,从而控制可控硅调压部份输出电压逐渐减小,控制直流电机〔22〕转速变慢,使纸带转速始终保持均匀。
封离式CO2激光器,输出波长为10.6微米的不可见中红外光束,采用机械斩波方式将连续波改变为脉冲光束,将金属制的圆盘安装在交流调速电机〔36〕轴上,该圆盘周边每隔一定间距设置开槽挡光板〔35〕,采用调整调速电机电压来控制机械斩波圆盘转数,从而控制打孔的间隔与成孔的大小。
图1 封离式CO2激光器结构示意图
图2 抽气除尘系统示意图(图中仅列两组聚焦透镜)
图3 机械斩波工作原理图
图4 激光器电源接线实例图
图5 机械收、送纸系统示意图
图6 聚焦系统示例(双镜头组)
现结合附图与实例进一步叙述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与具体结构:
参见图1:CO2激光器是由一种长玻璃管或石英管构成,管内填充混合气体(CO2/He/N2),其中CO2占9.5%、N2占14.3%、He占71.4%、水蒸汽占0.4-1.4%、其他气体如Xe、H2占3.3%。可控交流电源给储气管〔4〕内气体提供能量,工作电流10-16MA,最佳工作电流15MA,电压15KV,通过对管内电极施加的电压使混合气体电离,阴极〔2〕与阳极〔5〕采用冷阴极,电极材料为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铁道部科学研究院铁道继续教育中心,未经铁道部科学研究院铁道继续教育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200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