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百万亿次可编码单键电子密码锁无效
申请号: | 86200869 | 申请日: | 1986-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86200869U | 公开(公告)日: | 1987-10-28 |
发明(设计)人: | 夏德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德良 |
主分类号: | E05B37/02 | 分类号: | E05B37/02;E05B47/00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马强 |
地址: | 湖南省长沙市浏阳河路***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百万 亿次可 编码 单键 电子 密码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进一步指的是一种电子密码锁。
从目前市场和现有技术看来,电子密码锁均属多点操作型,如数字键盘式,钮子开关组合式以及多位琴键按钮式等类型的电子密码锁。这些类型的电子密码锁,其体积大、功耗大、编码繁锁,使用不方便。且操作时的汗渍和摩擦使得锁的常用部位明显陈旧,不利于保密。现有技术中的电子密码锁的编码组合次数最高为37亿次(一九八五年第三十九期《电子报》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多点式的电子密码锁,它采用新型的电子编码机构,使得由此构成的电子密码锁能克服上述已有技术中电子密码锁的不足,并使其编码组合次数大大提高,且使用者可任意变更密码,而使保密度大幅度提高。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说明:
图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图(其中图1是正视图,其局部剖视指出了锁舌的结构,图2是俯视图)。
图3、图4是图1中沿A-A线剖视图及棘齿盘(图4)。
图5是由图3给出的编码盘(4)的结构图。
由图可知,本实用新型包括锁外壳(1)、旋转手柄(7)、置于转转手柄(7)的中心孔以及与旋转手柄(7)中心孔同轴心的轴套(17)内的识码键(8),轴套(17)与旋转手柄(7)通过锁外壳壁孔而相互连成一体(可用螺钉连接),轴套(17)的另一端置于锁壳(1)底盖的相应支承座中,从而使其在锁壳中有一固定位置。在轴套(17)上设置了两只编码盘(4),在该两只编码盘之间设有一编码基盘(11),并在轴套(17)上设有一棘齿盘(6),还设有压簧(13)、压紧螺母(12)、阻尼片(14),所设部附均与轴套(17)同步旋转。编码盘(4)的构造如图5所示,在相距同样角度的半径上设有均匀排列的梯形孔(16),用以放置与其形状相同的磁钢(161)。锁壳(1)内,在两只编码盘(4)的外侧有同一条半径上的梯形孔相对应的六只置数码干簧管(5),识码键(8)置于轴套(17)中的一端有一磁钢(19),对应该磁钢(19)有一只识码干簧管(3),干簧管(3)(5)均接入控制电路。锁壳(1)中还置有电子元件板总成(2)以及锁舌机构。所设干簧管(3)(5),也可以用其它磁敏元件代换,如磁敏二极管或磁敏电阻。元件(8)(7)(17)(14)(11)(4)以及锁壳(1)的底盖均用非导磁材料制成,如尼龙、工程塑料等。棘齿盘(6)是一个带有棘齿(20)的园盘(图4)。锁舌(10)的舌端侧面有一凹槽,用以接纳控制头(9),通过电磁铁(15)的动作,控制锁舌(10)的可活动性。锁舌(10)的另一端开有一长条形槽(18),旋转手柄(7)带动棘齿盘(6)转动时,通过其棘齿(20)与长槽(18)的配合,使锁舌产生如图1中B-B方向所示的往复运动,从而完成锁的开、闭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动作过程是这样的:操作者按照所编数码转动刻有数字标记的旋转手柄(7)正确完成后,电磁铁(15)得电,将控制头(9)拔起。继续旋转手柄(7),棘齿(20)拔动锁舌,将锁拧开,而在任一档次(数码)操作错误时,锁舌不能拔动,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这种控制头的动作功率为450mA/6V,其得电吸合时间小于2秒。因此,远远小于采用常规方法的电磁铁开启门的功耗(10W以上)。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做出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德良,未经夏德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200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