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热风冶炼复合炉无效
申请号: | 86200910 | 申请日: | 1986-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86200910U | 公开(公告)日: | 1986-12-03 |
发明(设计)人: | 沈颐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颐年 |
主分类号: | C21B7/00 | 分类号: | C21B7/00;F27B1/02;F27B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江苏省邗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风 冶炼 复合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炼生铁的高炉领域,也可应用于化铁。
现行冶炼生铁的高炉,要用热风炉向高炉吹送热风,一座高炉配用几座热风炉,几乎烧完了高炉煤气。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一炉多用的复合炉子,它由中心高炉和外围空心炉等部分组成,不再配用热风炉,它没有旧高炉的缺点,不仅有加热冷风和冶炼生铁的双重功能,还可以回收全部高炉煤气,创造非常巨大的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其目的的:中心高炉的外围设置外围空心炉,外围空心炉炉壁空心,在外围空心炉和中心高炉之间安有风管,从外围空心炉进风口进入的冷风,通过外围空心炉的空间风道时,先受到辐射能量的予热,然后进入风管风道,由于风管外面有火焰,空气被加热成热风进入中心高炉,一部分从中心高炉矿石、焦炭的间隙中向上,大部分穿过中心高炉和外围炉之间的空间向上(因阻力小)形成火焰,烧热风管后通过中心高炉中下部位炉壁上的孔眼,又进入中心高炉去还原冶炼矿石。
使用本实用新型后,高炉不再配用热风炉,因而高炉煤气不再烧掉,可以全部回收,用作燃料或作化工原料,进行碳资源、能源的二次利用;同时简化炼铁工艺;如果用于化铁效果也很好;如果新建高炉,因不再使用热风炉,故而能大大降低建炉的投资;又因是在封闭条件下生产,可处理回收高炉煤气中的二氧化硫,控制环境污染。不难看出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经济效果、社会意义都很大。
本实用新型的要点在于:中间是中心高炉(2)(简称中心炉),中心炉从上到下均是厚炉壁,在其中下部位的一段炉壁上有若干孔眼(9)。中心炉的外围,设有密封的外围空心炉(3),(简称外围炉),外围炉高度是中心炉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砌在中心炉中下部位的炉墙周围(有孔眼的那一段),和中心炉保持一定距离,留出空间安装风管;外围炉壁空心,有内、外壁之分,内壁用1.5~2公分的薄型耐火砖,外壁用厚耐火砖加保温层,按空心斗子墙形式砌成,两砖高度再扁放一块,砌成由下向上盘旋的进风通道,叫空间风道(7)
在中心炉和外围炉之间的空间安装风管(8),风管用耐高温的耐火材料制成,风管长度在20-60公分之间,风管壁厚1-1.5公分(只要强度允许薄一点好),风管两端搁在隔墙(11)上,一段连接一段,一圈连接一圈,形成一个由上向下盘旋的螺旋状的风管风道(8)。风管风道上端和空间风道相通,下(末一节风管)折弯90°角后,穿过炉墩(12)垂直向下,和中心高炉进风管(13)相衔接。风管直径大,可增大风量,则用一股凤道。风管直径若小,就要用数股风道并用,也能达到增大风量的目的;风管截面形状可用圆形,或用矩形。总之,从加热空气能达到高温这个要求出发,在不影响风压情况下,力求风管风道多一些圈数,此外还要求风管能在高温条件下承受足够的风压(特别是最下的几圈)。
中心炉和外围炉合用一个炉缸,炉缸上部截面呈工轮状(见附图3)每两齿之间形成一个炉墩(12),这样的炉墩有好多个。中心炉脚(2)和隔墙(11)、隔墙和外围炉(3)之间相互垂直,抵实,砌在炉墩上;中心炉在两墩之间砌成拱形,火焰可以穿出来烧风管。
每个炉墩上,在中心炉和外围炉之间的隔墙厚度在10-15公分。隔墙的作用是加固中心炉壁;支持、承放一段段、一圈圈风管;使中心炉和外围炉及两炉之间的风管形成一个严密的组合体,並具有加热冷风和冶炼生铁(或化铁)回收全部高炉煤气等多种功能。
图1是热风冶炼复合炉侧面剖视图:图中1是高炉煤气出口;2是中心高炉;3是外围空心炉;4是外围炉进风口;5是中心高炉进风口;6是出渣口;7是外围空心炉壁形成的空间风道,由下向上盘旋;8是风管风道、由上向下盘旋;9是中心高炉中下部位炉壁上的孔眼;10是出铁口;11是隔墙;12是炉墩;(11、12在图中的一侧用虚线示意的部分);13是垂直向下的中心炉进风管。
图2是图1中A-A俯视断面图;图中2是中心高炉;3是外围空心炉;7是外围炉空间风道,由下向上盘旋;8是风管风道,由上向下盘旋;11是隔墙。
图3是图1中B-B俯视断面图:图中2是中心高炉落在炉墩上的基脚;3是外围空心炉;4是外围炉进风口;7是外围炉空间风道,由下向上盘旋;11是隔墙;12是炉墩;13是垂直向下中心炉进风管(穿过炉墩)与图1中5中心高炉进风口相连。
中心炉进风口图中只画了一个,实际上需要几个,就在最下一圈上两风管衔接之处,各引出几个垂直向下进风管穿过炉墩到一定深度各开几个风口,就可以形成几个进风口。
本实用新型中凡没有提到的有关进料、风口冷却、高炉体的冷却(特别是炉缸周围的冷却)、等方面,均沿用现行技术措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颐年,未经沈颐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200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