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流体泵脚踏传动器无效
申请号: | 86200980 | 申请日: | 1986-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86200980U | 公开(公告)日: | 1987-07-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景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景明 |
主分类号: | F16H47/02 | 分类号: | F16H47/02;F03G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体 脚踏 传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传动机械。
到目前为止,凡是传递人体脚踏动力的传动机械,绝大部分属于轮盘链条结构的传动方式。但是,该传动方式动力消耗大、传动效率低,其无用功损耗达36.34%以上,本人在860205所呈报的“直规迹链条传动脚踏器”的实施例中,已解决了因作用力的法向分量所导致的功能损耗问题,但却仍然保留了链条传动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彻底抛弃轮盘链条结构的传动方式,为传递人体脚踏动力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请参阅附图的图(1)。
在图(1)中,本实用新型可分为三大部分:
(一)、压力泵部分:压力泵组合“4”,压力塞堵组合“3”,压力连杆“1”,脚踏“2”,支撑轮“11”,流体导管组合“5”。
(二)、驱动泵部分:驱动泵组合“6”,驱动塞堵组合“7”,驱动连杆“8”。
上述诸件均为左右对称的偶配置,流体导管组合“5”只要求物理性的对称,而无需几何尺寸的对称。
(三)、平行四边形锯齿框架组合“9”,锯齿轮组合“10”,啮合弹簧“12”(有两件构成)。C、D、F、G为框架的四个连接接头,C、D为推式接头,F、G为挽式接头,锯齿轮的齿向是逆时针旋向。“A”、“A′”为压力腔,“B”、“B′”为驱动腔。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如果对左脚踏“2”施加一竖直力F1,由于支撑轮“11”的存在,平衡了F1所产生的“有害力矩”,F1可“完整无损”的经连杆“1”传递到塞堵组合“3”上,设塞堵组合“3”对流体的压强P=F1/S1。如果该流体为液体,根据液压传递原理,与“3”同一密闭系统的驱动腔“B”中的塞堵组合“7”对锯齿条“CG”经连杆“8”所产生的推力F2=P·S2,(S2为该塞堵组合“7”液压部分的面积)即F2=F1·S2/S1,在F2的作用下,锯齿框架组合“9”由左向右(或称沿CG的方向)做“平动”移位,在该位移中,一方面在锯齿条CG的啮合作用下使锯齿轮“10”做顺时针旋转,同时也使与锯齿条FD相连的连杆“8”和塞堵组合“7”做相同的位移,驱动腔“B′”缩小与“B′”处于同一密闭系统的压力腔“A′”扩大,该位移的终止点即是“A′”中的塞堵组合“3”的“上止点”;及“A”中塞堵组合“3”的“下止点”。在该位移过程中锯齿条FD与锯齿轮“10”因齿向相背而相互滑行。弹簧“12”的作用是抵消FD的重量使其与齿轮“10”维持有效的弹性接触。当竖直作用力F1作用到右边的脚踏“2”上时,压力腔“A′”及驱动腔“B”缩小,驱动腔“B′”及压力腔“A”扩大,直至“A”中塞堵组合“3”上升到“上止点”。在该位移中,锯齿条DF与锯齿轮“10”相啮合并使其仍做顺时针旋转,与此同时锯齿条GC与锯齿轮“10”因齿向相背而相互滑行。上述两个位移形成的力学效应完全是等同的;锯齿框架组合“9”的“平动”位移无论向左或向右,均使齿轮“10”做定向旋转。
压力泵和驱动泵的具体结构:
该两种泵除几何尺寸有数据性的差异外其部件结构完全相同,请参阅附图的图(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景明,未经张景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200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位移式汉字翻页整字输入键盘
- 下一篇:摇头锚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