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新型免维护蓄电池无效
申请号: | 86201101 | 申请日: | 1986-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86201101U | 公开(公告)日: | 1987-0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杰;王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玉杰 |
主分类号: | H01M10/00 | 分类号: | H01M1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贵州省凯山***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维护 蓄电池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免维护蓄电池,具体涉及蓄电池的结构和压力限制充电装置。
为了解决蓄电池电液外漏及在充电后期产生大量气体,英国专利申请GB2127613采用透气纤维隔板,充电率不大于C/20时,电池中出现足够的氧复合。日本汤浅公司研制出新型NP3-6A密封铅蓄电池,负极高于正极,靠露出电液的负电极吸收气体。也有很多厂家生产具有催化结构或用第三电极、第四电极消除气体的密封电池。也有采用耐高压金属外壳的密封镉镍电池,使用透气隔膜,电极处于半干枯状态,使气体在电池内部复合。也有采用电池上装有气塞的半密封电池,充电后期,气体带有少许电液从气塞中排出。上述电池中有些电池造价较高,大电流放电性能较差。有些需人工维护、污染环境。大多数电池电极一直浸泡在电液中,气体复合速率小。另外上述电池充电时需人工管理或需用复杂充电设备,充电时间较长。
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蓄电池结构和可靠的压力限制充电装置,由它们组成的蓄电池电源系统,造价低,全密封,无需维护。
简要地说,电池的正负电极可以分别复合电池产生的氢和氧。本实用新型设计了电液自循环电池结构,即在电池上增设流动电液贮液室,它在电池中部或下部与电极组相通。充电前贮液室无电液,充电后期,电极产生大量气体,不断集聚到电池上部,使电池内部压力大于贮液室内的压力,此压差将浸未电极的流动电液压入贮液室,使气体与电极直接接触,并使电极与气体接触面积随气体量增加而扩大,提高了气体与电极复合速率,实现了闭合气体循环,即正极产生氧与负极反应,通过再充电不断还原成负极活性物质。另外由于氧与负极反应使负极很难产生氢气,因此电池能在低压密封状态下工作。充电结束,电池内部气体与电极复合及电池放电消耗部分电液,电池内部压力小于贮液室的压力,流动电液又被自动压回电极组,以供电池放电用。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力限制充电装置,它在贮液室适当高度装有控制极。充电初期,产生气体很少,电液接触不到控制极。充电后期,电池内部压力增大,贮液室电液上升,它接触到控制极时,控制极对电池组正负极产生的电压来控制切断充电回路,实现电池充电过程的自动控制。
申请对象与公知的装置相比有以下优点,蓄电池处于全密封状态工作,不会排出气体,不会污染环境,不会丧失水份,不需维护。另外该电池充电时电池压力低,电池壳可采用塑料,加工方便,造价低。同时该电池无需过多考虑隔膜的透气性。可选用稳定性好的隔膜,电液量充足,电液与空气隔绝,不易被有害气体污染,又由于电池充放电时,电液流动,电池内各处电液比重均匀,因此电池寿命长,放电性能好。另外以往采用压力限制充电法,由于压力传感器精度,重复性及灵敏性存在问题,因此很少采用,而本压力限制充电装置简单,充电终止信号直接取自电池内部的压力,精度高,工作可靠,充电时间短,整个充电过程不需人工管理,大大降低了整个电源系统的造价。
图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的贮液室在电池侧面,图2贮液室在电池上部。图3是压力限制自动充电控制装置的电原理图。
现在参照图1、图2、图3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进一步阐述。这种免维护电池结构见图1、图2。电池壳〔1〕可用尼龙等塑料塑压成型,电池壳〔1〕与电极平行的两侧面内壁压成竖槽作为气室,以提高气体复合速率。贮液室〔5〕通过连通管〔2〕与电极组〔3〕相通,使电液能相互流动。贮液室〔5〕内也可装有吸电液的多孔材料,以利电池倾斜时正常工作。贮液室〔5〕体积一般不大,因电池中的电液大部份都被电极及隔膜吸收,只有少量流动电液,贮液室体积与流动电液之比为1:0.4,当电池壳强度较大时,缩小这个比例,可提高电池比能量。连通管〔2〕靠近贮液室一端设在贮液室的最下端,靠近电极组一端可根据不同蓄电池充电产生的气体量和电极对气体复合速率来确定,产生气体量小及复合速率大的电池可靠近电池上部。控制极〔4〕为一根对电液无污染的导电丝,或其它电极材料制成。长度以充电结束时电液刚好触及到控制极。其中图2的控制极与安全阀〔8〕合为一体。安全阀〔8〕可防止意外事故。电极组〔3〕设计成负极过量。正负电极可采用双片中间夹有多孔板或网作气室,电极组靠近电池壳的两边片不包隔膜,以提高气体复合速率。铅蓄电池的负极板栅最好采用铅钙合金或少锑合金。隔膜采用吸电液较多的材料。电极组上部空间尽量减小,以提高电池比能量。所述的〔1〕〔4〕〔6〕〔7〕〔8〕相接处尽量保证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玉杰,未经王玉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201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违章用电自动断电装置
- 下一篇:简易防泪蜡烛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