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化肥深施器无效
申请号: | 86201466 | 申请日: | 1986-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86201466U | 公开(公告)日: | 1987-03-18 |
发明(设计)人: | 薛瑜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薛瑜生 |
主分类号: | A01C15/16 | 分类号: | A01C15/16 |
代理公司: | 江苏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周维平 |
地址: | 江苏省江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化肥 深施器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对各种农作物进行土中深施化肥的深施器。
本申请作出前,给水田和旱田农作物施化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和器具:
1、是采用传统的手工地表撒施法。在水稻田采用手抓化肥送入土中,或用脚采入泥土深处,在旱田采用木锥打穴或小锹挖穴后将化肥送入穴内。
2、是在大型农场用拖拉机拖挂深施机进行化肥深施作业。
3、是日本公开特许,昭57-65120采用土中连续施肥器给农作物深施化肥。
上述施放化肥的方法由于化肥撒在土表面,化肥的分解挥发和随水流失严重,氮素的损失高至百分之五十左右。
有的虽然能做到化肥深施,但工作效率很低,劳动强度大。
第2种办法只能在大面积土地里给部分农作物深施化肥,对小面积土地里的水稻、蔬菜、棉花、玉米、苗木等,以及其它已长出土壤较高的农作物施放化肥则无能为力。
第3种日本公开特许,昭57-65120的土中连续施肥器和手工施肥相比,提高了劳动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但该器具没有能强使化肥进入土中机构,所以它不能用于水田深施化肥。该器具没有加力板,在较硬的土地里深施化肥操作者很费力。力。该器具的化肥储筒是上方大、下部为直管。因此,重心高不易操作,而且化肥通过时容易产生堵塞现象。该器具只能单个使用,工作效率较低。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化肥深施器,用于对各种农作物进行土中深施粉粒状化肥。
本申请化肥深施器,主要由储筒1、操作控制装置、工作头a、加力板37等构成。储筒1是由上部园柱体m和下部为圆锥体所构成,用于储存粉粒状化肥,参照图1、图2,操作控制装置通过操作杆5提升钢丝6,带动摆杆8绕方头轴9逆时针转动。与此同时装在方头轴9的左摆臂11也逆时针转动,从而使装在摆臂11另一端上的棘爪,带动棘轮19逆时针旋转60°,和棘轮19同轴的分配轮31也旋转60°,此时,将储筒1进入分配轮31叶片之间h处的化肥分配到工作头下部空腔g内。到此,计量分配机构其任务完成。参见图1、2、3,工作头a,是通过在左摆臂11转动的同时,带动左、右推臂20、20′向下运动,与此同时通过长销21,带动滑块22沿工作头a外壳2的楔形侧壁e的内侧,并压缩弹簧23向下滑动,此时滑块头27克服扭力弹簧30及外界土壤的阻力强使从计量分配机构来的化肥,推开封闭门29进入土壤深处,达到施肥目的。当手放开操作杆5,由于工作头内的压缩弹簧23伸张复位作用,促使滑块22沿着楔形侧壁e的内侧迅速上滑,即与储筒1外壳产生撞击,使化肥从储筒1内充实到分配轮31的叶片之间h处,同时也促使可能停留在空腔g内的化肥落到楔端K处,在滑块复位时,除棘轮19和分配轮31仍在原位置外,其它活动件也同时复位,为下次深施化肥作好了准备。如此重复,就可进行不间断的化肥深施作业。
至此可知本发明化肥深施器中心技术,它是将装在储筒内的化肥,通过操作控制装置,促使计量分配机构工作,并将化肥送入工作头,尔后工作头同时通过操纵控制装置,使滑块沿工作头外壳的楔形侧壁内侧并压缩弹簧,向下滑动,克服扭力弹簧及外界土壤阻力,强行将化肥推入土壤中,从而完成了一次施肥过程。
本申请的优点在于储筒上方小,下方大,重心低,便于操作,能够强行将化肥施于土壤、工作可靠,在向较硬土壤中施化肥时,设计有加力板。
同时,该化肥深施器能将化肥预压成块,化肥在土壤中可延长扩散时间,让农作物慢慢吸收以取得延长肥力的效果,对节约化肥用量,提高产量有利。
下面对本发明中心技术内容结合附图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化肥深施器的局部剖面视图。
图2是棘轮机构及滑块机构传动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工作头A-A剖面视图。
图4是图2中的棘轮机构在B-B剖面的展开示意图。
图5是滑行架主视图。
图6是图5中的中间导向装置C-C剖面视图。
图7是图6中的滚轮紧圈在凹形导槽内的D-D剖面视图。
图8是图6中的封闭舟形撬板E-E剖面视图。
图9是图6中的横压杆与固定紧圈装配化肥深施器的G-G剖面视图。
图10是图6中的定位滚轮在凹形导槽内的F-F剖面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薛瑜生,未经薛瑜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201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液壶
- 下一篇:消振模锻锤的打击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