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电磁式碾磨器无效
申请号: | 86201516 | 申请日: | 1986-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86201516U | 公开(公告)日: | 1987-06-10 |
发明(设计)人: | 吴泉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粮油中心化验室 |
主分类号: | B02C19/00 | 分类号: | B02C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式 碾磨 | ||
本发明是属于待测样品的碾磨装置,可用于粮食、农业、食品等部门在检测油脂含量时的样品碾磨。
为了分析样品,特别是分析油料、谷物样品中的油脂含量,经常要先把样品碾磨细。通常情况下,人们用研钵进行手工研磨,可是费时费力。研磨后的颗粒粗细不匀,有一种碾磨机,由电机通过偏心机构驱动,密闭容器内的黄铜棒上下高速运动碾磨样品,碾磨速度快。碾得细,但结构复杂、造价高、体积大,不能放低沸点溶剂和样品一起碾磨。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碾磨速度快,能与溶剂特别是低沸点溶剂一起碾磨样品的电磁式碾磨器,该碾磨器有一个非导磁金属材料制成的容器。容器内有一根导磁金属材料制成的碾磨棒,容器的上、下部各有一只电磁线圈交替通电,交替产生电磁吸力来驱动容器内的碾磨棒上下运动。把容器内的试样碾磨细。
本发明可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1:一种电磁式碾磨器的结构图。
附图2、3、4:二种不同形状的容器及容器盖。
如图1所示、用非导磁金属材料制成圆筒型容器(3),容器(3)上部配有容器盖(7),容器(3)内有一根导磁金属材料制成的碾磨棒(8),碾磨棒(8)开有单个或多个通孔,开有单孔的碾磨棒制造容易,但漏磁较大,开有多孔的碾磨棒,制造复杂,但漏磁较小。磁磨棒(8)的孔中盛放试样,或试样和合适的溶剂(9)。容器(3)的外部上下各有一只电磁线圈(15)(20),在上部电磁线圈(15)的上面,下部电磁线圈(20)的下面,二只电磁线圈(15)(20)的外侧及中间,容器(3)的下方,有连接成一体的磁导体(14)(16)(18)(19)(21)(24)。二只电磁线圈(15)(20)的内侧骨架(1)用非导磁材料制成,容器盖(7)上有一个固定装置。该装置可由铰接件(4),固定架(10),固定螺母(12)固定螺杆(13)组成。固定螺杆(13)与磁导体(14)的最佳联接方式是铰接,工作时拧紧固定螺母(12),使容器盖(17)牢固的压紧容器(3),并使容器底部压紧在磁导体(24)上不会松动。当接通电源,二只电磁线圈(15)(20)交替通电,容器(3)的上下部便交替产生电磁吸力,容器(3)的碾磨棒(8)便被电磁吸力上下吸引,撞击试样,将试样碾细。二只电磁线圈(15)(20)交替通电的最佳方法,是将交流电通过二只整流二极管进行半波整流,使交流电的正半周供给一只电磁线圈,负半周供给另一只电磁线圈,容器(3)内的碾磨棒(8)便以电源频率的速率上下运动,很快将试样碾细,试样碾细后,拧松固定螺母(12),翻转固定架(10),取出容器(3)打开容器盖(7),倒出碾磨细的试样。
容器(3),电磁线圈的内侧骨架(1)可用非导磁的金属材料如铁镍铬钛合金、黄铜、铝等制成,内侧骨架(1)还可以由塑料,环氧树脂玻璃钢等制成;固定装置(4)(10)(12)(13)、容器盖(7)、碾磨棒(8)、磁导体(14)(16)(18)(19)(21)(24)可用磁性,磁性钢,铁镍软磁合金、铁铝软磁合金,铁铬软磁合金等导磁材料制成,磁导体(14)(16)(18)(19)(21)(24)还可用硅钢片叠合制成。
为了能使试样与低沸点溶剂一起碾磨,在容器(3)的外壁和二只电磁线圈(15)(20)内侧骨架(1)之间有供冷却液通过的冷却间隙(2)、冷却间隙(2)的最佳尺寸在0.2到1毫米之间。在冷却间隙(2)内通以冷却水或其它冷却液,便容器(3)的外壁冷却,间接的对试样和溶剂(9)进行冷却。通过冷却液的进、出口的实施例之一,是在容器(3)下方的磁导体(24)上开二个孔,孔中各装有二根金属导流管(25)(27),磁导体(24)上还有二个导流槽(23)(26)分别从二个孔出发,连通冷却间隙(2)。容器(3)的上端外侧有一与容器壁连成一体的法兰(6),法兰(6)的下面有一个O型密封圈(5),当容器(3)被固定架(10)压紧时,O型密封圈(5)便将冷却间隙(2)的上端密封防止冷却液从上端流出,当一根金属导流管(25)通过冷劲液后,冷却液便沿着导流槽(23),通过冷却间隙(2),流到另一个导流槽(26),沿着另一根金属导流管(27)出来,把热量带走,实现冷却的目的。
考虑到有时冷却不充分,容器(3)内的试样与溶剂的混合液会受热膨胀,在开启容器盖(7)时可能会溅出一点试样,造成试样的损失。参照附图2,在容器盖(7)的上面有一个与其连成一体的,比其大的帽型圆盘(7A),这样万一有试样溅出,也只会溅在帽型圆盘(7A)的下面,不会使试样损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粮油中心化验室,未经苏州市粮油中心化验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201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