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通电旋转热处理炉无效
申请号: | 86201625 | 申请日: | 1986-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86201625U | 公开(公告)日: | 1987-03-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宏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宏亮 |
主分类号: | C21D9/00 | 分类号: | C21D9/00 |
代理公司: | 山东省淄博市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许光耀,韩存生 |
地址: |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电 旋转 热处理 | ||
本发明属于金属化学热处理设备。
1983年华东六省一市第五届热处理年会发表的《电热滚渗的试验研究》一文中,所述的热处理炉,特点是在炉膛两端电极通电,工件与渗剂一起放在炉膛内,当炉体旋转,电流经渗剂形成迥路,使工件获得一定厚度的渗层。该炉用于渗碳、渗氮等元素时,速度快,但单炉处理工件数量少,出料困难,当处理长棒状工件时,难以获得均匀的渗层。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缺点,提供一种高效、节能、多功能等特点的新型金属化学热处理炉。
本发明的特点如图1所示,通电旋转热处理炉由炉体、加热电源、电极1、2、3、5及传动系统组成。炉膛中央装有电极2,电极2一端与传动轴联接。电极3呈圆筒形,与炉膛内壁成为一体,也可呈条栅形状,安装在炉膛内壁上。电极1、5呈圆弧形,安装在炉膛两端。电极1、2、3、5之间的空间是工作腔。被处理的工件与渗剂一起放在工作腔内,工件只能与一个电极接触,为增加装炉量,工作腔内可放置各种形状吊具。工作时,当电极1、2、3、5通过铜排、滑环与电源接通后,旋转炉体,来完成对工件的渗碳或渗氮、渗锌、渗铝、渗硅等工作。
该发明的另一特点如图2所示:电极2的形状呈带小孔的圆筒形,固定在炉膛中央,圆筒内孔腔是工作腔,被处理的工件放入电极2的内腔里,电极2与电极3之间充满碳粒,工作时,电极2、3通过铜排、滑环与电源接通,同时旋转炉体,由于碳粒间火花放电,产生高热,自身产生还原性气氛,被加热的工件可进行光亮退火、光亮淬火。
本发明的优点是利用电极在炉膛内的相对位置,使工件受热均匀,对各种形状的加工件均能批量生产。由于内加热,热量主要集中在工件表面,渗速快,效率高。以渗碳为例,在900℃时,一小时渗碳层厚度为0.8~1.1毫米,是一般气体渗碳炉的5~6倍。由于电流通过渗剂产生焦耳热,没有加热元件,故障少。该炉除渗碳外,还能渗氮、渗锌、渗铝、渗硅等。改变电极2的形状后,自身能产生还原性气氛,可对工件进行光亮热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通电旋转热处理炉的示意图。
炉体4由外壳与保温层组成,炉体外壳装有支承环。电极2安装在炉膛中央,一端与传动轴8联接。电极3安装在炉膛内壁上,电极1、5分别固定在炉膛左右两端。炉体4左端有进出料端盖,炉体4右端与传动轴8联接,传动轴8上装有三角带轮6及通电滑环7,电动机驱动三角带轮,带动炉体旋转。
图2是光亮热处理示意图。
电极2呈带小孔的圆筒形状,固定在炉膛中央,电极2与电极3之间,充满碳粒。电极2内孔腔是工作腔。其它构造同图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宏亮,未经王宏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201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容积式静态混合喂料器
- 下一篇:加减计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