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一种带加热器的吸口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6201639 | 申请日: | 1986-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86201639U | 公开(公告)日: | 1987-06-17 |
发明(设计)人: | 徐学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液压件厂 |
主分类号: | F15B21/04 | 分类号: | F15B21/04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沈阳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闵宪智 |
地址: |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热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系属于液压系统的技术领域,即提供一种适用于流体的加热和输送的装置。
长期以来,国内外对液压系统中油液的加热通常采取两种方法,即蒸汽和电加热。由于电加热体积小,使用控制方便,故应用得更为普遍。常见的电加热法系采用管状形加热器,安装时,把它放置在油箱内的一侧。当液压机工作时,电加热器将油箱内的全部油液加热到工作所需温度。由于这种电加热器的结构和安装方式所限,加之不允许全部介质在油箱内产生明显的流动,因此,油液的加热只能靠油液本身的传导,这就导致了下述问题的存在:由于油液粘度高,流动性差,导热系数低,要使油箱内的全部油液加热到工作所需温度,必然会出现油箱内的油液温度分布得非常不均匀,当远离加热器的油液未被加热时,加热器周围的油液已出现了焦化现象(加热管表面温度高达600℃左右)。这不但会造成油液的过早老化,浪费能源,而且也给液压系统和周围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不仅如此,将整个油箱内的全部油液加热到所需的温度,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其工作效率甚低。上述问题已引起了液压行业人们的高度重视,并对此进行了许多研究,曾有人采用降低电压的方法来降低加热管表面温度,抑制表面油液产生焦化现象。然而这一改进却又带来了使电加热器不能正常使用其额定功率,延长了加热时间等问题,从而也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用来边输送油液边加热的具有加热器的油液吸口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是通过在泵吸口的下部设置一个加热器,由连接件或焊接等形式把加热器和泵吸口连成一体。加热器是由吸油管(5)、连接加热器和泵吸口的管接头(8)、内套筒(3)、外套筒(1)、螺旋形加热管(2)、测温底座(11)和密闭导线盒(7)组成。其中内、外套筒可分别是没有上底或没有下底的中空管。加热管被放置在内、外套筒之间的缝隙中,管的端部穿过外套筒壁上的小孔(9),插入在导线盒内。套管内的加热导线端部与导线盒中的接线柱联接,再从导线盒上部的导线管(12)引出,连接到电源控制器上。由于整个吸口装置被放置在油液之中,因此,导线盒的出口导线管的开口必须高于油箱的液面。当液压系统工作时,由于油泵的吸引,使带有加热器的泵吸口处于负压状态,油箱内未被加热的油液陆续地被吸入到加热器内、外套筒之间的缝隙中来,然后由已处于通电状态的螺旋形加热管将流经的油液在短时间内加热到工作所需温度,再由油泵输送而出。油温的控制可由安装在连接座(11)上的测温装置,通过变换导线的双、单组串联以及双组并联的形式来调整电加热器的输出功率得到实现。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可在加热器中设置过滤材料,使输出的油液得到净化。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见图1。
将加热器通过管接头(8)与泵吸口连成一体,加热器是由吸油管(5)、内套筒(3)、外套筒(1)、螺旋形加热管(2)和密闭导线盒(7)组成,其中内套筒是一个没有上盖的中空管,外套筒和吸油管则是没有下底的中空管。内、外套筒之间靠紧固螺钉和连接板(6)连接。螺旋形加热管被放置在内、外套筒之间的缝隙中,其导线(10)与接线柱(13)联接后,被密封在导线盒(7)中,然后将导线从导线盒的出口导线管(12)引出,再连接到电源控制器上。为测定油液的温度,在内套筒下安装一个测温底座(11)将热电偶由此插入到加热的油液之中。整个带加热器的泵吸口被置于油液之中,启动油泵后,由图1可见,当油箱内的油液不断地被吸入到加热器内、外套筒之间的缝隙中来时,加热器便会将油液加热,通过吸油管由油泵输送而出。下面给出本实施例的实验条件和实验结果:
工艺参数:1、双组并联
2、实际流量Q=20升/分
3、实测电压201伏
4、实测电流43.3A
5、实际输出功率8.7KW
实验结果见下表:
时间分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13 14.5 23 26 27.5 28.2 28.5 28.8 28.9 29 29
由上表可见:在流量为20升/分的情况下,经过10分钟的运转加热后,系统油温可升高16℃。
本实施例2见图2。
它同实施例1的区别仅是在吸油管(5)上设置了滤油器(4),吸油管是具有下底的中空管(5),管壁上设有许多小孔,小孔上装有滤网,当油泵启动后,流经内、外套筒之间的油液被加热后,再流经滤网,得到净化后被输送而出。
本实用新型为液压系统提供了理想的加热、输送装置,使用本装置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还可避免油箱内因加热体表面温度过高而产生的油液焦化现象,因此也延长了油液的使用寿命,节约了能源,减少了维修次数,不仅如此,还减少了对环境和系统的污染。由于加入了滤油器,还可使油液得到净化,满足了液压机械对系统提出的各种要求。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安装维修方便,更为重要的是除用于对油液的加热输送外,还可适用于其它溶液的加热及输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液压件厂,未经沈阳液压件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201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F15B 一般流体工作系统;流体压力执行机构,如伺服马达;不包含在其他类目中的流体压力系统的零部件
F15B21-00 流体致动系统的共有特征;不包含在本小类其他各组中的流体压力致动系统或其部件
F15B21-02 .来自存储或定时装置的程序控制的伺服马达系统;所用的控制装置
F15B21-04 .同流体性能有关的各种专门措施,例如,排气、黏度变化的补偿、冷却、过滤、预防涡流
F15B21-06 .特殊流体的利用,例如液体金属;使用上述流体的流体压力系统的特殊利用及其控制部件
F15B21-08 .包括电控设备的伺服马达系统
F15B21-10 .延迟装置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