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便携式多功能童车无效
申请号: | 86201690 | 申请日: | 1986-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86201690U | 公开(公告)日: | 1987-06-03 |
发明(设计)人: | 董一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一平 |
主分类号: | B62B7/00 | 分类号: | B62B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多功能 童车 | ||
本发明是立式折叠的便携式多功能童车。其功能是:既可推行,又可用自行车或摩托车携带,还可以作背椅、背包、折叠椅和旅行包、车使用。
现有的童车通常使用钢材做骨架、加车轮、车体、推手等组成;折叠方式一般采用钢架“×”型铆接折合,采用这种折叠方法,体积较大,外出携带多有不便,尤其无法在自行车上和上下班时使用,功能也仅限于车的不同使用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扩展现有童车的功能,为广大群众提出一种体积小、重量轻、多用途的旅行用具。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1.采用轻金属管材做骨架,将其弯曲为数块长方形框架,用尼龙布包蒙形成板块,由前壁一块、前侧壁四块、后侧壁上、下各四块、后壁二块、坐板及盖板各一块等板块组成车体。
2.前壁两边分别用尼龙布各顺连两块前侧壁、四块后侧壁(上、下各二块)、后壁(上、下各一块)、组成一环形车体侧面,后侧壁上、下之间用拉链连合,然后用尼龙布缝制一车底与车壁而成车体,在车体底角处装上车轮。
3.车侧壁折合处均安装两根弹簧,起定位作用,使各侧壁折合,展开自如。
4.用合金管弯一“U”型,包蒙尼龙布制成椅背,与上后壁铆接,用现市场上旅行车对把手定位的装置(一钢丝两端连销钉的定位装置)按在上后壁上,用其对椅背定位。
5.缝制一条宽尼龙布带,一端缝于下后壁外侧的上方,另一端铆上二个按扣,(可扣在上后壁上)制成兜带,兜带下横向缝一条皮带。
6.用尼龙布在前壁外缝制一外口袋(即附包),用拉链封口,用以装坐板,盖板以及遮阳板。
7.用一根镀铬钢丝弯成U形缝上布作遮阳板。
8.在对应于坐板、盖板的前后侧壁上铆接按扣和缝上半园金属环,再做两根两端带挂勾的尼龙背带,挂于金属环上。
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
附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图:由车轮(1),车轴(2),后壁(3),皮带(4),兜带(5),坐板(6),钢丝(7),椅背(8),遮阳板(9),背带(10),盖板(11),附包(12)拉链(13),按扣(14),半园环(15),前侧壁(16),后侧壁(17),拉链(18),弹簧(19),前壁(20)组成。
附图2为本发明的折叠和展开图;
附图3为本发明用自行车携带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1.附图2的折叠图描述了本发明作为背包的使用,俯视包两侧呈折合的“W”字型。
2.附图2的展开图描述了本发明用于童车时的情景。将背带(10)落入车内,坐板(6)改在背带(10)上形成坐椅,将盖板(11)装在前侧壁顶部,扣好按扣即可,必要时可将遮阳板(9)安在椅背(8)上使用。
3.附图3描述了本发明用作自行车携带的儿童坐椅时的情景,折合的下后侧壁(17)与向后翻下的椅背(8)拎放在自行车书包架上,将皮带(4)穿过书包架绕椅背(8)系牢,下后壁(3)可避免儿童脚误入车轮内。
4.附图4描述了本发明用作背椅时的情景,此时前侧壁(16),下后侧壁(17)折合,扣上兜带(5),背带(10)背于成人肩上,皮带(4)系于腰间即可背行携带儿童。
5.将附图1的前侧壁(16)折合,即成为一把椅子。
实施本发明的最好方法,再选用一轻、薄的硬底板内衬于车底,用牛筋布代替尼龙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一平,未经董一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201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购货用手推车
- 下一篇:自控式防臭防溢回水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