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快速多能装卸载运车无效
申请号: | 86202095.6 | 申请日: | 1986-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603U | 公开(公告)日: | 1990-01-24 |
发明(设计)人: | 刘雄;李水桃;刘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雄;李水桃;刘旭 |
主分类号: | B62B3/04 | 分类号: | B62B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多能 装卸 载运 | ||
本发明涉及到:汽车、火车、船舶、飞机等进行它卸它装,或自装自卸的多功能快速装卸车。
快班汽车、火车、船舶、飞机等,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停站、停港、停机场等。都有额定时限。另一个特点:小件多、大重件等都有限制。因此已有装卸机具,都拢不了边,完全靠人力装卸。场地狭小人力又只容许少数人。其原因是一对一的交接,并把装、卸、搬、运连成一起。这涉及到一个责任和赔偿的问题。做这工作的同志是胆战心惊的。因此几十顿的火车皮、船仓、机仓等,往往只装几吨或十几吨货物。时限一到,车、船、、机就远走高飞了。且人力装卸,乱丢、乱摔,质量也是提不高的。多年来明知浪费大,也无法解决。
这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国内外,搞交通运输的谁都想解决,但也没有创出先例,但我在共产党的号召下,从58年起,就奋斗了几十年,连这项在内,共设计不下二十余项。也克服了不少困难。这项设计是根据上述的矛盾。把它统一起来,作出了有的放矢。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加快装卸火车、船舶的速度和提高装卸量,减轻繁重体力劳动和繁锁的清点数字,才能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所谓多能装卸车,就是它有多脚和多手的装置。脚有主车上的大轮和集箱上的小轮,有的跑得快,有的跑得慢,有的会上坡、有的会下坡,有的会跑平路。手也多,有长的手、也有短手,有高手也有低手,有的手会造斜坡、有的会造低坡,有的手会造桥梁,有的还会筑路,把这些手脚的功能进行拖、拉、吊、送、滑来完成各种射入拉出的、其他装卸机具,不易装卸的各种难于装卸的任务。但它既是载运装卸车,又可作为专业装卸车的使用,把它叫做多能装卸车,这也名符其实了。
本发明因为只需在原设备上安装两双长短的机械手和改制一个货箱,所以结构紧密,措施简单。不管是老的装卸机,或新装卸设备,它有独特的新颖性。
本发明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根据本发明提出的多能装卸车的装置立体图。图二也是根据本发明提出的多能装卸车的后视图。
下面结合图1和图2的详细说明,依据本发明提出的具体装置的细节及工作情况。
(1) 车类——汽车、电车、拖车等都可以改装成快速多能装卸车。
边柱——任何车的一边,都可装置两根互相垂直立于车架上的两根边柱(2) 它的中段是无缝钢管。两头用铁管车成同心圆压入焊接管的下头和方形钢板钻孔四个的底座一起。管的上头也是一样,还要加工一个和尚头。在头的中间钻孔装一根短轴(3)短轴的两颈的中间车起一个台阶。两头都要带螺帽台阶可以加工六角,嵌进同形孔内固定短轴不转动,向里的轴头是挂托架手臂的。短轴长短计算准确。
托架——是两个长方形的铁架即外架和内架(4)外架大,内架小。内架可以嵌入外架里。在这两架的边缘宽度的中心处,各钻上一个同心孔,用螺栓把它们连接起来,便成了一付剪刀架。内架的下边手操柄。如同裁剪柄一样,过了中心螺栓之后渐渐向下弯而复直。由大渐小,可套上一节无缝钢管为止。装入控制U形架(5)里与滑轮配合为好,U形架里装置一个滑轮用的螺栓,栓在架的两侧柱上,架的本身装在一根新添的横梁上,以高矮左右适度为好。以控制内架柄前后游动,长齐车外边,内架柄比外架要短10~15厘米。
托架的长度与宽度与主车的货厢长度和宽度是一致的,内外架连成一体时,距离的间隙要有0.5厘米。内架比外架两头都短10厘米,内架靠边柱(2)的一头,在上侧的边缘上,装置一对线它式的滑轮(6)它的距离间隔与直梁(16)配套。托架的两根手臂(7)焊接在靠边柱一头外架的两角上。与边柱上的短轴颈(8)配套。短轴上过头的手臂(9)按需要的长度,弯成20~30°过头的手臂杆头,车成配套的部件(10)装置一根后门托杆(11)控制后货箱门,自动关闭和高矮调度,外架前头上边装置一付弓形控制器。(12)控制货厢游动的范围,与货厢前侧两边角轮(21)配套、在外架的中心后约5厘米处下方焊接一根横梁 横梁的中心下边焊接一个装置液压油缸(13)上头的榫头,下头的榫头装置在后车架上。
货厢由三块长方形钢铁骨架铁板结构而成的。两头两块货厢板各竖立90°,便成了正方形。中间装着一部集厢式的小车。成为载运工具。展开时,变成为拱背形的倾斜桥的装卸工具。货厢的制法;他的框架是用不等边角钢。宽边朝里,窄边向外制成三块长方形框架。把它编出第一块(14)第二块(15)第三块(16)的代号。第二块框架(15)和第三块框架(16)底下与角钢并列的长边。各焊接两边无缝钢管的直梁作为顶架(6)的配套和后门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雄;李水桃;刘旭,未经刘雄;李水桃;刘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2020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