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无脉动的离心泵无效
申请号: | 86202138 | 申请日: | 1986-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86202138U | 公开(公告)日: | 1986-10-29 |
发明(设计)人: | 王锡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轻工业部杭州轻工机械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4D1/00 | 分类号: | F04D1/00;F04D29/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脉动 离心泵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径向流动泵,其输出的流体没有脉动,因此可用于要求无脉动地输送流体的场合,例如用作造纸机前供浆系统的冲浆泵。
众所周知的离心泵其叶轮外周上各点输出流体的压强和流速是不相等的,如果叶轮带有Z个叶片、以每分钟N转旋转,从叶轮甩出的流体流经叶片外侧空间任一固定点的压强和流速是以每秒钟Z·N/60次的频率波动,并汇集到蜗壳内,经切向整流合成为带有高频率、低强度脉动的总流进入输送管道,这种脉动随着流向的推进,以波的形式在管道中传播出去。
离心泵产生的这种脉动,除了引起输送流体的系统发生振动、甚至共振以外,还为某些工艺过程所不允许的,例如造纸过程中进入流浆箱的浆液带有这种脉动时,会造成纸幅的纵向或横向波动,使生产出来的纸张出现了印刷过程不能允许存在的定量波动。
为了消除离心泵输出流体内存在的这种脉动,目前除了在流体输送的系统内附加上一个脉动衰减装置之外,还有对离心泵的结构提出改进措施,例如在pumps pompes pumpen 1976-123的杂志中,题为The Pulp Industry-Some Difficult Pumping Tasks的文章,把双吸单级离心泵中两个相同的背靠背的叶轮在周向将叶片错开一个角度,或者将叶轮外圆周与蜗壳舌尖之间的距离加大,使输出流体的脉动减轻。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对离心泵进行改进,使其输出的流体不带有速度和压力脉动。
本实用新型是将离心泵的结构作如下的改变:1)将离心泵的蜗形壳体改为与叶轮同心的圆形壳体;
2)将离心泵的切向输出口改为轴心处的轴向输出口;
3)将出口接管加长,并可引入一段管径变小的收缩段。
离心泵壳体在上述的变化后,使离开叶轮带有脉动的流束对称地流向轴心,并在轴向输出,在输出管道中形成一股围绕其中心旋转的、带有局部脉动的总流,其在整个横截面上的平均压强和流量保持不变。这种局部脉动,由于具有中心对称的性质,因此在通过较长的出口接管时能自行消失,如果在出口接管中引入了管径收缩段,则这种脉动会消失得更快。
无脉动的离心泵具有结构简单和送出的流体不带有速度和压力脉动的优点,同送出低脉动流体的带有两个周向错开叶片组成叶轮的离心泵和增大叶轮外周与蜗壳舌尖间距的离心泵相比,造价比前者低廉、泵效率比后者高。
下文将通过实施例和对照附图,对无脉动的离心泵作详细叙述。
附图内容如下:
图1 是无脉动的离心泵正视图;
图2 是无脉动的离心泵右视图;
图3 是无脉动的离心泵A-A剖视图。
无脉动的离心泵实施例可从上述三个附图中看出。在泵座(11)的轴承座内安装有动力输入轴(1),轴(1)穿入泵体处设有对泵体进行动密封的填料函(2)。叶轮(4)通过螺纹连接(9)被紧固在轴(1)上,并通过键连接从轴(1)上得到动力。叶轮带有六个后弯的叶片,其上有能改善轴上受力情况的平衡孔(10)。泵壳由前盖(3)和后盖(6)用螺纹紧固而成的,它是一个与叶轮(4)同轴心的圆形壳体,在前盖轴心处有流体切向进口的接管(12),而在后盖中心处有轴向出口接管(8)。出口接管(8)较一般离心泵的接管长,在接管中段有能加快消除流体脉动的收缩段(7),收缩段的管径略比出口接管(8)两端的管径小,交接处为圆滑过渡。在泵后盖(6)内带有能减少能量损失的反导叶(5),反导叶带有六个叶片。
当动力输入轴(1)旋转时,流体由切向进口管(12)进入泵壳和叶轮中心部分,然后被叶轮(4)甩向泵壳边缘,由反导叶(5)将其引回中心,并从出口接管(8)输出有一定流量和压力的、无脉动的流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轻工业部杭州轻工机械设计研究所,未经轻工业部杭州轻工机械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202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