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自行车挡雨、挂衣两用架无效
申请号: | 86202179 | 申请日: | 1986-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86202179U | 公开(公告)日: | 1987-07-08 |
发明(设计)人: | 林啸;王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市第二轻工业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2J21/00 | 分类号: | B62J21/00 |
代理公司: | 福建省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林振华,肖桦 |
地址: |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两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挡雨、挂衣两用架。它是一种既可以作为雨天骑自行车者的配套雨具,又可作为挂衣架的装置。
该技术领域的已有技术,专利公告(CN85 2 01605U)中公开了一种自行车雨衣支承架,这种装置的不足之处是,它只能作挡雨架,晴天时则闲置无用,使用率低;其支骨架与自行车车灯座在同一个高度,雨衣的防雨有效复盖面积不够大。
鉴于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设计一种工艺简单、成本低、挡雨有效面积大、使用率高的挡雨、挂衣两用架(以下称两用架)。
下面结合附图所描述的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细节。
图1,两用架的结构图。
图2,两用架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图。
两用架包括一个挡架(1),两条挡钩(2)(2′)。图1中,两条对称挡钩(2)(2′)通过铰链(3)分别安装在挡架(1)的两端,並可在90°范围内折合。挡钩(2)(2′)在靠近铰链(3)处弯折成钝角,另一端呈钩状,如弧形钩状。挡架(1)开有凹槽(7)及套口(4),套口内有两个凸钮(5)。
整个装置作自行车挡雨架使用时,将两条挡钩(2)(2′)撑开(如图1中实线所示位置),並将套口(4)插入自行车前车灯架(6),两挡钩(2)(2′)可阻挡雨衣前片向后飘拂。又因为挡钩(2)(2′)自然弯折前伸,扩大了雨衣的有效挡雨面积。作挂衣架使用时,可将两条挡钩(2)(2′)折合至挡架(1)的凹槽(7)内,两挡钩(2)(2′)两端的弧形钩穿过套口(4),在挡架(1)的对称轴线处接合(如图1中双点划线所示位置),构成挂衣架的挂孔,此时,套口(4)内的两凸钮(5)起两条挡钩(2)(2′)的限位钮作用。
在图2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挡架(1)外附有矩形插口(8),作自行车挡雨架使用时,可将该插口(8)插入自行车前车灯座(6)。两条挡钩(2)(2′)两端的弧形钩的弧长不相同,挡钩(2)折合至凹槽(7)内时,其一端的弧形钩可单独作挂钩。挡钩(2)和挡钩(2′)的弧形钩的端面接合处不和挡架(1)的对称轴线重合,使悬挂点更加牢靠。
整个装置可采用全塑结构,也可全部或者部分采用金属、胶木等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它既可作为自行车挡雨架,又可作挂衣架,使用效率高。2,作挡雨架使用时,防雨的有效复盖面积大,作挂衣架使用时,美观实用。3,整个装置的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市第二轻工业局研究所,未经福州市第二轻工业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202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