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折叠式婴幼儿两用车无效
申请号: | 86202213 | 申请日: | 1986-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86202213U | 公开(公告)日: | 1987-09-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明 |
主分类号: | A47B13/02 | 分类号: | A47B13/02 |
代理公司: | 陕西省发明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霍仲牛 |
地址: |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式 婴幼儿 两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迭式童车,特别是一种婴儿和幼儿的两用车。
现有的折迭式童车一般只能沿高度方向折迭,也有极少数童车可同时将长度方向折迭一小部分。这样折迭,车面宽而低,不便于推拉,只能侧过来提着走,无法利用原有的车轮。折迭后,因车身最大平面平行于地面故占地面积大,平时只能靠在墙上或其它物体上,既不方便,也不安全。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长度方向折迭的婴幼儿车,折迭后车身高度不变,而车轮方向与车身最窄的方向一致,占地面积小,便于推拉。稍加改动,即可成为婴儿和幼儿的两用车。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婴幼儿车采用手风琴的折迭方式,即车身围框的两个侧壁至少由两片刚性部分沿竖直轴线铰接而成,并分别用铰链与前壁、后壁连接。为了使车体能折迭,婴幼儿车的底板应能取下或翻起。亦可采用柔软材料制成的底面。
底板最好采用三块可折卸的板拼成,中间的一块可以在两侧壁的框架中升降,兼作桌板之用,两端的两块作为座板。若在桌板下设置一块支承脚的踏板,该车即可成为婴幼儿两用车。
本车的四个车轮可分别固定在车体侧壁四个最靠近前、后壁的片上,这样车轮可随着车身的打开或折迭自动翻转方向。当然也可将两对车轮装在车的前、后壁上,但这时应防止车轮之间的干涉。
本发明的优点是在普通这类车最占地方的长度方向折迭,从而有效地减少了占地面积,折迭后推拉移动方便。并且,车身不用靠在其它物体上,能自行立稳。由于折迭过程中,车身始终保持直立状态,即使车上挂有奶瓶、水瓶等物也不用操心打翻。由于装折方便,幼儿能躺能座,很适合于出外乘车游玩和上下楼房使用,也便于住房狭小的家庭使用。
本发明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附图给出。
图1是侧壁由两片绞接组成的婴幼儿两用车打开时的立体图。
图2是车体折迭后去掉两个扶手的俯视图。
图3是侧壁由四片绞接组成的该种小车的俯视图。
图4是桌板去掉一部分后的俯视图。
参照图1,侧壁(5)由前片(4)与后片(7)用一组轴线是垂直方向的合页(6)铰接,并用两组合页(8)分别与前壁(3)、后壁(9)铰接。铰接处均采用每组三个合页。参照图2若侧壁只折迭一次,而折迭后的长度较长时,为了使两侧面能交错折迭,车体的一对对角可设置避让垫块(17),其宽度与所连接的铰链厚度之和d应大于对侧侧壁折迭厚度。侧壁(5)折迭后与垫块(17)的总长度应小于车体前壁(3)或后壁(9)的内部宽度。折迭时取下的座板(11)、桌板(12)和踏板(13)装在前壁(3)外侧由四个挡块组成的框内。推动或提起一对扶手(2),(图中未画出)即可携带。
参照图1,由于小车侧壁的铰接方式,使其有向内折迭的趋势,而前壁(3)、后壁(9)从两侧挡住,故没有向外折迭的可能。为了固定,可利用桌板(12)或踏板(13)上的一对缺口从内侧支撑住两个侧壁。本例采用了在一对座板(11)底部各加一对挡条(10)固定,板条抵住两个侧壁。这样的好处是座板本身也得到固定,不会滑出车外。
参照图2,轴(14)用圆钢弯成直角,即L型,上部与侧壁(5)联接处制成平面。为使折迭平稳,相对的两个轴(14)可如图2那样错开布置。折迭后,轴(14)最好象图2那样弯向外侧且垂直于车的前壁(3)和后壁(9)。而在打开时,如图1,轴(14)相应地弯向车体内侧。当然L型轴(14)也可按弯向相反方向布置。车轮(15)用销(16)挡住。
参见图3,其中挡块(1),座板(11),桌板(12)、踏板(13)及轴(14)、车轮(15)等均省略未画。本例中,侧壁(5)由四个刚性部分用三组合页绞接而成。并分别与前、后壁铰接分成前片(4)、前中片(18)、后中片(19)及后片(7)。因而两侧面不发生交错折迭,所以省去图2中的避让垫块(17)。这时各组铰链有的向内折,有的向外折,可由踏板(13)或桌板(12)上的一对挡条(20)加以固定,见图4。轴仍可如图2那样装在侧壁的前片(4)和后片(7)上。脚踏板(13)的结构类似图4中的桌板(12)。
每个侧壁还可以是三片,超过四片时,结构较复杂。
制作车身的材料,可以采用金属、塑料或木料等。
本折迭车除可供婴幼儿使用以外 还可以作为流动运输车。这种运输车在输送贷物后,经折迭,很容易携带,运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明,未经张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202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液位自控器
- 下一篇:带帘导轨和帘盒的门窗帘悬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