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汽车起陷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6202752 | 申请日: | 1986-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86202752U | 公开(公告)日: | 1986-12-17 |
发明(设计)人: | 伭庆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伭庆华 |
主分类号: | B60B15/00 | 分类号: | B60B15/00 |
代理公司: | 沈阳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薏华 |
地址: | 辽宁省沈阳市和***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辅助工具,特别是当汽车陷入泥坑中时,帮助其返回路面的起陷装置。
各种汽车在泥土路面上行走时,车轮陷入泥坑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一般采取的措施是往车轮下填石块,使车轮开出泥坑,或者用拖拉机将陷入的车辆拖出来,不得已时还要卸载。这种局面给司机和运输人员造成极大的负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简易的随车辅助工具,使汽车陷入泥坑后能迅速脱离困境,返回路面。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用普通碳素钢制成断面为槽形或直角形、能包围轮胎的凹字形起陷装置主体,在凹字形的两垂直边的上部安装螺杆、螺母。当车轮陷入泥坑时,将起陷装置主体卡在车轮上,并用螺杆、螺母将其紧固在车轮钢圈上,令其不能脱离轮胎。然后发动汽车发动机。由于起陷装置的主体插入泥中,增加了磨擦力,能使汽车较容易地开出泥坑。
本实用新型构造简单、携带方便,可根据不同车型制造成不同规格,适用于各种汽车,能够有效地解决汽车陷泥的困难。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大型汽车的起陷装置实施例图。
图2是小型汽车的起陷装置实施例图。
结合图1,起陷装置的主体〔1〕呈凹字形,其断面为槽形或直角形,断面的开口方向朝向外部。凹字形底部形状和宽度应与汽车轮胎的形状和宽度相适应(用于四吨卡车的起陷装置主体底部取200毫米),凹形的两垂直边的长度应与在车轮钢圈上的紧固位置相适应(用于四吨卡车的起陷装置,其垂直边的长度取340~360毫米)。优先选用10号热轧普通槽钢或4号热轧等边角钢弯制,亦可用扁钢制造,但凹字形底部应焊成开口朝外的槽形。螺母〔2〕选用标准件,焊装在主体〔1〕的一个垂直边的上部的孔内,其位置应与车轮钢圈上的孔洞相对应。另一垂直边的上部与螺母〔2〕相应的位置上钻孔,并穿过螺杆〔3〕,螺杆〔3〕的长度应与车轮厚度相当,直径14~20毫米,螺杆〔3〕的一端焊手轮〔4〕,另一端车螺纹,使之能与焊在主体〔1〕上的螺母〔2〕相旋合,螺母〔2〕、螺杆〔3〕、手轮〔4〕用普通碳素钢制造。
当车轮陷入泥坑时,将起陷装置的主体〔1〕装在汽车主动轮的轮胎上,并使其位于汽车前进方向一边,把螺杆〔3〕穿过起陷装置垂直边上的孔和车轮钢圈上的孔洞,旋入起陷装置另一边的螺母〔2〕内,用手轮〔4〕旋紧。再发动汽车前进,对于陷入泥坑的深度不超过轮胎直径三分之一的情况下,由于起陷装置给轮胎增加的磨擦力,是可以使汽车较容易地脱离泥坑。
结合图2,小型汽车车轮钢圈上的孔洞常被装饰罩所覆盖,此时主体〔5〕仍取断面为直角或槽形的凹字形,但两侧臂一边略短(用于小卧车取110~140毫米),另一边略长(用于小卧车取180~240毫米),凹字形底部形状和宽度仍应与汽车轮胎相适应(用于小卧车取140~160毫米)。长臂一边上部向外折-20~40°倾角,倾角内侧焊两个螺母〔2〕。使用时,以焊有手轮〔4〕的螺杆〔3〕旋入螺母〔2〕,并斜向顶住车轮钢圈边缘部分即可卡紧。全部零件材料与图1实施例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伭庆华,未经伭庆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202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种输出电压电源变压器
- 下一篇:大型组合式聚丙烯塑料模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