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消声传波器及其附件收波器无效
申请号: | 86202866 | 申请日: | 1986-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86202866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2-10 |
发明(设计)人: | 吴行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行固 |
主分类号: | H01Q7/06 | 分类号: | H01Q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江西省玉山***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声 传波器 及其 附件 收波器 | ||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可以将电视机等主机的音频输出功率转换成音频电磁波发射的装置及其接收装置的发明。利用本发明可以制造一系列新颖的无线电设备,尤其是家用电器。
当前通用的无线电波发射天线,体积都比较大。并须采用中频以上的高频电磁波波段工作。对音频电磁波波段则由于发射困难而不采纳。至今尚未形成可以在实用电器中应用的发射及接收技术,因而给现行的各种声像设备带来了不可避免的缺陷。如用普通家用调幅收录机录制电视机正在播放的节目时,由于电视机不能发射节目伴音的音频信号电磁波,因此必须用转录线插头插入相关插座从电视机伴音线路中引出音频信号,再输入录音机进行录音以取得“内录”效果。这种技术决定了在电视机与录音机之间必须有一根转录线相连,以实现信号传输。因而在位置上、距离上、操作上均受到不少限制,徒增不少麻烦。又如在音乐会、剧场、曲艺演唱会等高级娱乐场合及外语传授、科技讲座、有关报告会等重要信息发布场合中,除为个别专业人员配置的须将话筒置于演唱者正面进行录制的录音机外,其他众多的观众席人员均因不能使用转录线“内录”而无法用便携式录音机正常录音,人人叹为憾事。如勉强“外录”,除扬声器的纸盆失真效应会使录音机变坏外,还要将录音机四周的谈论声、磕碰声全部录入,效果极差。这些缺陷限制了录音机的使用范围及功能拓展。至于其它对策,如采用调频发射机及接收机,则由于其发射距离难于控制而容易造成空间混乱,相互干扰太大,造价太高。如采用红外线发射与接收技术,则价格十分高昂。所有这些障碍与困难都是凭现有技术难以避免而客观存在的。只有解决了多频率的音频信号电流转换成电磁波的发射与接收及放大技术,上述问题才会迎刃而解。而这正是本发明的任务。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的设计来完成其任务的:
(一)将高强度聚酯漆包线缠绕在高磁导率的导磁体上,制成了多频率音频电磁波的发射天线(简称消声传波器)。漆包线的缠绕匝数以其阻抗与电视机、扩音机等主机的输出阻抗相匹配为准,然后将漆包线圈的两个端点与主机功率输出端以拨动开关相联接。将主机输出的带有节目信号的电流导入该线圈。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导入线圈的音频电流便有相当一部分转化为电磁场能并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辐射,从而解决了节目音频信号电磁波的发射问题。
(二)根据闭合球面内向外辐射的总能量的多少与音频电流大小的平方成正比的规律以及音频电磁波在空气中传播的衰减特性,其传播的距离可设计成由主机的“音量”旋钮调节输出音频电流的大小来得到控制。由此人们可通过调节输出音频电流的大小来随意调节节目音频信号电磁波的传播距离,以防止扩散和相互干扰,从而解决了节目音频信号的传播距离问题。
(三)在接收端,通过在导磁体上缠绕多匝漆包线制成的多频率音频电磁波接收天线(简称收波器),利用电磁感应原理,由在空间传播的节目音频电磁波在线圈中感应出微弱的音频信号电流并耦合到低频放大线路后,再根据各种实用目的将其与各有关电子线路相耦合,进行录音及无线耳机收听等实际工作。由于这种接收天线对空间高频电磁波表现出很高的阻抗,因此具有很强的抗干扰性,工作稳定可靠。
通过上述三个方面的设计,本发明便为彻底解决含有多频率的节目音频信号电磁波的发射、传播、接收及放大问题,提供了一整套实用技术。以收听电视机节目伴音的无线耳机为例,当前接收电视机顶端一具红外线发射器传来的音频信号工作的无线耳机,售价为220美元,而利用本发明技术制造的直接接收置于电视机内的消声传波器传来的音频信号的无线耳机,其制造成本仅5元人民币左右。
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一个实例。
附图1:可以同时发射从60赫~100千赫的音频信号电磁波的发射天线(消声传波器)。
其作用是将主机输出的音频电流直接转换成音频电磁波加以发射。
附图2:消声传波器与电视机、扩音机等主机功率输出电路相联的接线图。
附图3:可以接收从60赫~100千赫的各种音频信号电磁波的收波器。
参照附图1:用高强度聚酯漆包线[1](在本实施例中的漆包圆铜线的线径为QZ--φ0.49)缠绕在导磁体[2]上(在本实例中漆包线缠绕匝数为200匝,导磁体为锰锌铁氧体磁棒MX--200Xφ10),制成了消声传波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行固,未经吴行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202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