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筝无效
申请号: | 86203011 | 申请日: | 1986-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86203011U | 公开(公告)日: | 1987-04-08 |
发明(设计)人: | 陈贤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贤明 |
主分类号: | G10D1/00 | 分类号: | G10D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邹震中,石家荣 |
地址: | 上海市浦东南码***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筝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弹奏乐器。
古筝是我国民族的传统乐器,具有独特的音响效果和演奏技巧,所以深受民众喜爱,流传甚广。在保持传统工艺造型基础上,吉筝已由十三根弦发展成二十一根弦,由每组含1、2、3、5和6音的五分音格的四组音和外加一根1音弦所组成。由高声逐渐至低音的呈单排马列成一行。在右侧弹奏区只有一只山口。每根弦都有一只音符马支撑。但是由于无半音阶,调奏时不可以转调,音响区域和效果还不理想,影响了这一弹奏乐器的发展。近年来,上海音乐学院等曾将古筝改成蝶式,分左右共呜箱,虽然丰富了音阶,但由于音箱距离缩短而不能产生满意的音响效果,该筝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古筝工艺造型,由于两个弹奏区域距离远,演奏时还操作不便,所以未被公众采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保持古筝传统工艺造型,又具十二平均律音位排列的和便于演奏的筝。
本实用新型的筝与古筝在结构、工艺造型上基本保持一致,由音箱、弦、弦马、山口等组成。本实用新型的筝的特征之一是采用50根弦。这些弦分成三排。第一排和古筝相同,具有四组各五分音格的20根弦和一根1音的弦。第二组弦较第一组略长,也是有四组各五分音格的20根弦和一根1音的弦,弹奏这些弦后能发出第一排相应弦的半音。所以,在第二排能弹奏该排#3、#4基音的弦,该弹奏的音也相当于第一排发出的4、7基音。最长的第三组弦共有8根,为相应4、7基音的半音,共四组。上述三排弦均由高音逐渐至低音的呈单排马列成一行。弦在弹奏区离筝面板的高度是第一排的弦高于第二排的弦,第二排弦高于第三排的弦。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之二是有4个山口。除后山口外,在右侧的弹奏区采用3个山口,在第一和第二个山口中开有小孔。第一山口均匀排列的孔可以使第二、三排的弦通过,第三排的弦进而通过第二个山口的孔。而第一和第三排的弦如往常一样分别从第一和第三只上口顶上通过。各排弦在弹奏区有高低差落,便于弹奏。
每根弦均有一只马支撑,该马可采用各种形状,如桥式的。
本实用新型第三个特征是在第二、三排弦弹奏区的上面可以设计一个盖子,该盖子可以展开,並与筝右侧的一边相连接。当关闭盖子时(如图1中4所示)成为面板的一部份,外型和一般古筝相似,可以当一般的古筝演奏,而不需改变演奏的技巧。当开启时(如图1和2中4所示),利用三排弦,可以弹奏出十二平均律的各种音响,在演奏时可以转调,而弹奏方法不变。但增加了技巧。图1是筝的侧视图,其中3.1、3.2、3.3、2.2、2.3、2.4、4和1分别指第一排弦、第二排弦、第三排弦,第1只山口、第2只山口、第3只山口、盖子和音箱。虚线表示盖子关闭时的状态。图2是筝的音箱上弦的部份俯视排列图。其中3.1、3.2、3.3分别指第一排、第二排和第三排的弦,该图仅列出一组弦,其余三组弦依次类推排列。图3中A-AB-B分别是第一和第二只山口的侧视图。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特征是筝体四周用樟木贴皮,再配上雕塑的双龙拖珠图案。面板左右两端配上对称的凤凰雕塑。可以采用“刨花”新工艺进行雕塑。所以它是一件既古朴、雅典,而又美观的艺术装饰品。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筝,不需改变古筝的主要工艺结构和外观设计,也不改变传统演奏方法和技巧,又保持了古筝特有的传统音色、音响,且又增加了半音,实现十二平均律的音位排列。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筝,演奏者用一只手的五指即可奏出任何半音。双手配合即能方便地奏出各种和弦,如七和弦、减七和弦、九和弦等,丰富和提高了演奏内容和技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贤明,未经陈贤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203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