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漆包线漆膜成型仪无效
申请号: | 86203019 | 申请日: | 1986-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86203019U | 公开(公告)日: | 1987-01-07 |
发明(设计)人: | 许建华;孙永嘉;李文才;薛继先 | 申请(专利权)人: | 机械工业部上海电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B13/16 | 分类号: | H01B13/16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专利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席和生,陈卫东 |
地址: | 上海市军工***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漆包线 漆膜 成型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漆包线测试仪,供快速性能测试样品制备,评定漆包线漆膜成型工艺及其质量用。
原机械工业部上海电缆所设计、制造的漆包线漆膜成型仪(原称漆膜浸涂仪),包括壳体、升降机构、盛漆容器、试样架及电气控制元件等组件。由于采用螺杆式升降机构,升降时振动大。试样(五根平行排列铜线)只上端用螺钉固定于试样架上。升降时,试样晃动大,漆膜不均匀、不平整。另外,涂漆后的试样必须移至另外的烘箱内烘干成型,未固化的漆膜易碰伤,在高温下安放试样时,操作人员有烫伤、吸入有害气体的危险,操作不方便。由于这些不固定外界因素影响,每次试验间的可比性小。
为克服上述缺点,寻求一种操作方便,升降平稳,试样不晃动,试验条件恒定的漆包线漆膜成型仪,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征是:
1.在工作室的上方加有与其相通的烘炉。盛漆容器、升降机构及烘炉竖直地组装在壳内,壳体正面中部(即工作室部份),下部均开有双扇门,用于取放试样、漆液。在烘炉上部的侧面出口处设有风门大小可调的排风口,壳体侧面下方设有风门大小可调的进风口。
2.改用耐热合金钢丝一端与装在电动机轴上的滚筒相连,另一端经过滑轮,通过烘炉与框架上部相连,框架两侧支杆的下方设有滑块与导轨滑动相连的升降机构,且框架两侧支杆足够长,使滑块移至导轨上端时,框架上部及其挂钩上所挂样品架和样品能全部进入烘炉内。
3.框架两侧支杆上距框架上部横轴约600毫米处挂有两竹节轴,两轴端部用螺栓固定的活络连接片连接,轴上与试样相对应位置的圆周上车有小槽,呈竹节状。
4.采用通用的继电器、限位开关、电子温度控温器,按工艺要求对电气线路进行了合理的设计,使升降机构的升降速度、停留时间及烘炉内各部份的温度可调节控制。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最佳实施例作一详细介绍。
图1.漆包线漆膜成型仪示意图。
图2.漆包线漆膜成型仪电气控制原理图。
在图1中,烘炉(3)位于工作室(15)的上方并与其相通,在烘炉上部侧面出口处装有风门大小可调的排风口(2)。排风口上法兰可与排气扇、排风管相连,必要时进行强迫通风。壳体侧面下方设有风门大小可调的进风口(9)。壳体正面的中部、下部均开有双扇门,用于取放试样、漆液。
烘炉(3)由相对、平行排列的三组加热器(3a)分三段加热、控温。加热器(3a)可选用电加热器或搪瓷远红外辐射加热器,以后者效果为佳。功率约为四千瓦,炉内容积约为650×480×150立方毫米。在内外炉架之间填有保温用绝热材料,炉温可达350℃。
电动机(1)采用小型可调速减速电动机,其轴与滚筒(10)相连。滚筒(10)与镍丝(8)一端相连,镍丝(8)另一端经过滑轮(4),通过烘炉(3)与框架(11)相连。框架上部横轴上有两挂钩,用于支撑试样架(12)。框架两侧支杆的下方有滑块(14)与导轨(13)滑动相连,且框架两侧支架足够长,使滑块移至导轨上端时框架上部及其挂钩上所挂样品架和样品能全部进入烘炉内。当电动机带动滚筒转动时,镍丝牵引框架,滑块沿导轨平滑移动,升降平稳。
两竹节轴(5a)两轴端部用螺栓固定的活络连接片(5)连接,挂于框架两侧的支杆上距框架上部横轴约600毫米处,在轴上与试样相对应位置的圆周上车有小槽,呈竹节状。当试样插入盛漆容器时,两竹节轴分开跨于斜面(6)上。当试样全部提出盛漆容器时,竹节轴挂于框架两侧支杆上,因自重下垂夹拢,使试样下端夹紧固定,试样升降平稳,不晃动。
盛漆容器(7)是五只上部呈喇叭状直径约为20毫米的玻璃管(或金属管),下部装有阀门(或橡皮管)以便放出废漆和清洗液。
在图2中,热电偶(16)采用铠装热电偶,炉内设有4~5个测温点,通过数字转换开关(17),可从数字温度表(18)上直观地观测各部份的温度。
烘炉内加热器(3a)通过可控硅(19)及可控硅触发器(20)与电子调节器(21)相连,并且电子调节器与热电偶(16)相连,使烘炉内各部份的温度可调节、控制。
电动机程序倒顺控制(22)采用继电器、限位开关,使升降机构的速度可在0.2~1米/分范围内无级调速,在工作室内,烘炉内的停留时间可在0~3分钟内变化。
温度、速度、滴干时间(即在工作室内停留时间)、固化时间(即在烘炉内停留时间)的调节、控制均可通过仪器面板上的旋钮操作,由表头直观显示出。
本实用新型由于涂漆后的试样可由升降机构直接送入烘炉,涂漆、滴干、固化工艺均在同一设备上完成,人不与高温接触,固化时所生成有害气体可从排气口排除,操作方便,对人体安全;由于采用钢丝牵引,导轨定向,滑块与导轨滑动相连的升降机构,升降平稳。试样端部用竹节轴夹紧,试样升降时不产生晃动。漆液流动平稳,漆膜均匀、平滑;由于烘炉的温度,升降机构的速度,停留时间可调节控制,按不同漆料选定温度、升降速度、滴干、固化时间后,每次试验均在恒定条件下按程序进行,试验间的可比性好,能对漆的漆膜成型工艺及其质量作出正确的评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机械工业部上海电缆研究所,未经机械工业部上海电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203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