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经气测平导平仪无效
申请号: | 86203053 | 申请日: | 1986-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86203053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2-10 |
发明(设计)人: | 顾志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顾志民 |
主分类号: | A61N1/18 | 分类号: | A61N1/18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晓晨,谢晋先 |
地址: | 上海市黄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经气测平导平仪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疗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改进的经气测平导平治疗仪。
我国的理疗方法之一是针灸。目前的电子针灸治疗仪器则是以各种物理刺激代替针灸,用以加强和维持对穴位的刺激,提高疗效。《科学普及》(1977年第1期第28页)发表的“高电压、低频率电子治疗仪》一文中介绍了一种电子治疗仪,它输出的脉冲频率为3~10赫兹,脉冲宽度为0.5~20毫秒,脉冲幅度(空载)为0~7000伏特。治疗时,将正负电极头通过湿棉球分别紧压在患部和患侧相应的经络穴位上,慢慢增加输出电压至病人最大耐受点为止。这种仪器没有检测经络通路状况的功能,只能根据对疾病的诊断来选取经络穴位,难以对症治疗,而且,在医疗实践中我们发现,刺激脉冲的频率、宽度和幅度三个参数的取值范围不合适,例如,当频率达到10赫左右时,会使病人产生痉挛现象。此外,该仪器没有定时功能,使用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对上述仪器作进一步改进,以达到使用方便和提高治疗效果。通过人体生物电测定实验,我们发现经络学和“气”,完全符合人机体内生物电的活动特性,病变相应的经络导电性差,亦即电阻值高。因此可以认为“气”的运转是生物电的运转,经络是生物电频繁运转的一套良导路线,如果经络阻塞,则可产生气滞血瘀而出现疾病,亦即人体内生物电通路受阻塞,受阻程度与病情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就是利用高电压低频率脉冲导通阻塞经络,平衡气血,从而治愈疾病。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参照图1,脉冲波产生单元〔1〕产生频率为1~3赫连续可调的脉冲波,经脉冲定宽单元〔2〕整形,输出宽度范围为1~10毫秒连续可调的矩形波,再经电流放大单元〔3〕、功率放大单元〔4〕,输出刺激脉冲,幅度(空载)为0~1500伏特连续可调。输出单元〔5〕对输出的大小进行微调并控制输出的极性。稳压电源〔6〕输出合适的直流电压。定时单元〔7〕用于控制治疗时间。测平电元〔8〕用来测定经络导通电阻。上述单元〔1〕至〔5〕依次以电路联结。操作时,先用测平单元〔8〕的正负输出头测得人体出现阻塞的经络,然后将输出单元〔5〕的正负电极头通过湿棉球分别紧压在阻塞经络的相应穴位上,根据经络的阻塞情况和病情选定治疗时间及治疗剂量。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还可根据自身的耐受能力随时调节自控电位器。本实用新型的输出电压虽然高达1500伏,但最大电流仅为200毫安,故不会产生触电危险。同时电路采用变压器耦合输出,一旦电路发生故障,由于变压器的隔离作用,输出单元〔5〕即无输出,不会超限输出。另外,为了确保安全,在稳压电源〔6〕中采用了保险丝。因此本实用新型在临床试验中从未发生意外情况或不良反应。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脉冲频率降低到接近人体正常脉冲次数,脉冲宽度变窄,脉冲间歇时间加长,提高了患者的耐受能力;所增加的测平单元,加强了治疗的针对性和准确性;定时装置和自控调节装置不仅使用方便,自控调节装置还可使仪器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本实用新型对治疗器质性病变的疾病和一些久治不愈的疾病有显著的疗效,通过临床试验治疗,已治愈疑难症多例,例如颈椎病、胃窦炎、面瘫、低位截瘫、哮喘、高血压、坐骨神精痛、癫痫、软组织损伤等疾病。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由以下的实施例及附图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方框图。
图2、3是本实用新型的二个实施例的电路图(不包括测平单元)。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测平单元〔8〕的一个实施例的电路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顾志民,未经顾志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203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家庭即热、预热两用淋浴器
- 下一篇:汉日拼字智力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