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微波消毒牛奶设备无效
申请号: | 86203061 | 申请日: | 1986-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86203061U | 公开(公告)日: | 1987-03-25 |
发明(设计)人: | 庞炳连;郭能斌;何宏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农场管理局农业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C3/07 | 分类号: | A23C3/07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韦寿喜 |
地址: | 上海市小木***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波 消毒 牛奶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高频电磁波对介质进行杀菌消毒的微波消毒牛奶设备,尤其适合对现有牛奶消毒设备的改进。
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牛奶消毒方法,一般都是用传统的巴氏消毒法,即高温,短时间杀菌方法,其消毒时间约15至20秒,消毒温度为85至90摄氏度,但采用这一工艺过程有这样一些问题。
1.需要一套庞大的锅炉设备、附属设备和极其繁复的管道布局。
2.因锅炉用煤作为燃料,运输量大而困难,且生产环境受到污染。
3.由于投资大,工艺复杂,中小城镇及偏僻地区难以采用。
微波技术在食品等固体物质内部瞬时加热杀菌消毒的特殊作用已得到国内外专家的一致肯定。如(日本)露木英男的研究报告(《日本食品工业学会志》1983 №1,P55~62)也证实了这一技术的特有功能。目前在食品行业中,微波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在食糖、乳儿糕等固体食品的加工业中。然而如何利用微波技术这一特有的非热效应对液体物质进行消毒处理,是人们生活日益提高的今天所迫切期望的。但是迄今未能查阅到国内外有关微波技术对液体物质进行消毒的信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消除上述巴氏消毒法的缺点,并提供一种不同于巴氏消毒方法的牛奶消毒设备,它不但对新鲜牛奶及其液体介质进行高温瞬时杀菌消毒,同时又能保持原有的营养成分,而且减少生产设备,降低投资费用,以利中小城镇的推广应用。
在已知牛奶消毒设备中,主要是依靠锅炉送出的热水和冷凝器送出的冰水分别流过热交换器,与此同时生奶从热交换器的另一端流入进行交换,达到消毒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是由微波源、消毒器,热交换器、泵及贮奶罐等组成。其主要特点是:消毒器内部安装了一个消毒管。消毒管的一端做成圆锥体,另一端做成圆柱体,由圆锥体和圆柱体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物体。经过热交换器预热后的生奶流过消毒管时,受到微波源向消毒器释放出巨大的超高频电磁波的强烈辐射处理,获得消毒的目的。为了使牛奶对微波有良好的吸收性能,使其功率的全部或大部分被吸收而不致产生反射,并且为了更符合国家食品卫生的要求,以及维修、安装、清洗等的需要,将消毒器与微波源的输出口装配后呈0~90°。
该设备的优点及其经济效果:
1.该设备消毒的牛奶符合国家规定的特级鲜奶消毒标准,同市售牛奶相比,其贮存期可延长。
2.该设备投资仅3万元,整套设备占地面积6~8m2,容易上马,且消毒总费用下降。
3.由于减少了设备,加上微波消毒的可靠性,使中小城镇自行供应消毒牛奶成为可能。
消毒器可根据需要做成各种形状,如圆形、矩形等,可以用黄铜等有色金属制成。消毒管可做成炮弹形、盘管形等,其材料可用石英玻璃等高强度,耐高温的非金属材料做成。
本实用新型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示意图给出。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微波消毒牛奶设备的示意图。
结合图1说明其工作情况。
该设备包括微波源〔1〕、消毒器〔2〕、热交换器〔4〕、泵〔5〕及贮奶罐〔6〕。其主要结构是消毒器〔2〕内部按装了一个消毒管〔3〕。
生奶首先被泵〔5〕从贮奶罐〔6〕泵出输送到热交换器〔4〕进行预热,达到50℃到60℃;预热后的生奶流过消毒管〔3〕,再从热交换器〔4〕的另一端流入进行冷却,冷却后的奶成为消毒牛奶。
当预热后的生奶在流过消毒管〔3〕时,由于微波管〔1〕释放出巨大的超高频电磁波并输入消毒器〔2〕内,此时对其预热后的生奶进行数秒钟的强烈辐射处理,获得消毒牛奶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农场管理局农业机械研究所,未经上海市农场管理局农业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203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拉线式灯泡延寿节能开关
- 下一篇:活动节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