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定位铅笔刨无效
申请号: | 86203179 | 申请日: | 1986-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86203179U | 公开(公告)日: | 1987-05-27 |
发明(设计)人: | 余茂芃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茂芃 |
主分类号: | B43L23/08 | 分类号: | B43L23/08 |
代理公司: | 浙江大学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林怀禹 |
地址: | 浙江省杭州市玉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位 铅笔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文化教育用品。
在已有技术领域中,公知的铅笔刨是由一个刀片、一个刀架和一个螺钉组成。这种铅笔刨刀架上没有用于刀片定位的横向定位面,而且是靠一个螺钉夹固刀片,故在刨削中由于切削力的作用,刀片容易在刀架的刀片支承面上转动和横向移动而偏离正常的安装位置;再则,切削深度偏深,刀刃的法面刃角较大致使刃口不够锋利。因此,用它所刨制的铅笔,铅芯呈不规则的圆锥形,容易断铅,刀片寿命较短。
为了保证所刨制的铅笔铅芯呈规则的圆锥形、不易断铅和延长刀片的寿命,特设计了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定位铅笔刨由一个刀片,一个刀架,和螺钉组成;或由一个刀片、一个刀架胶接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定位铅笔刨在刀架上增设了用于刀片横向定位的定位面,並加强了刀片的固定,故可确保刃口延线与笔孔圆锥的轴线交于锥顶,和消除刀片在刀架的刀片支承面上转动及横向移动;再则,本定位铅笔刨的刃口线低于笔孔圆锥最上部一根母线之值,在笔孔圆锥底平面上(即刃口线和笔孔圆锥最上部一根母线与笔孔圆锥底平面相交的二交点之间的距离)为0.03~0.15mm,最佳为0.05~0.08mm,而法面刃角为18°~28°,这些数值均较公知的铅笔刨作了适当减小,所以其刃口锋利、切削用量合理、切削力较小,刨制的铅芯呈规则的圆锥形,不易断铅,而且刀片的使用寿命较长。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变换是刀片与刀架不用螺钉联接,而用胶接。
附图说明:
图1:刃口定位螺钉联接式定位铅笔刨的俯视图。
图2、图1的A-A剖视图。
图3:图2的m-m剖面放大图。
图4:刀背定位螺钉联接式定位铅笔刨的俯视图。
图1~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最佳实施例。通过该实施例的描述,进一步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细节。刀片〔1〕的刃口K位于刀片〔1〕的底面f上,安装时,刀片〔1〕的底面f和刃口K分别按刀架〔2〕的刀片支承面f′和刃口定位面a、b定位,並用两个螺钉将刀片〔1〕夹固在刀架〔2〕上(为明显起见,图1中已将螺钉拆去,並以双点划线绘制制刀片〔1〕);刀片支承面f′与过笔孔圆锥J最上部母线的纵剖面(即图1的A-A剖面)相垂直,此二平面的交线低于笔孔圆锥J的最上部母线,並与笔孔圆锥J的轴线相交于锥顶H,在笔孔圆锥J的底平面N上,该交线和笔孔圆锥J最上部一根母线 与笔孔圆锥J的底平面N相交的二交点之间的距离为0.03~0.15mm,刀片〔1〕安装后,刃口K与上述交线相重合,刃口定位面a、b是具有公切面而面向刀片〔1〕的二定位表面,刀片〔1〕的法面刃角α为20°~25°。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交换,其特征是刀架〔2〕上的横向决位面c、d与背向刃口K的刀片〔1〕的背面相接触,因而用一个螺钉即可防止刨削时刀片〔1〕转动和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变换,是固定式定位铅笔刨。其特点是刀片〔1〕和刀架〔2〕不用螺钉联接,而用胶接,工艺比较简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茂芃,未经余茂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203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