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可溶性小管腔吻合支架无效
申请号: | 86203231 | 申请日: | 1986-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86203231U | 公开(公告)日: | 1987-11-11 |
发明(设计)人: | 葛凤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葛凤兰 |
主分类号: | A61B17/11 | 分类号: | A61B17/1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吉林省吉林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溶性 小管腔 吻合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学显微外科的小管腔吻合用品。
迄今为止,国内外以小血管为代表的小管腔(主要包括小血管、小淋巴管、输精管、输尿管、输卵管等)吻合的方法,基本可分为:(1)单纯手法缝合法。(2)器械吻合法,如套管法及吻合器法。(3)手法器械结合吻合法。(4)粘合吻合法,如用粘合剂粘合、用热(电)凝、激光粘合等。其中套管法不宜用于1.2毫米以下的小血管的吻合,动脉硬化、关节部位也不宜使用,而且还要损伤一定长度的血管。因此应用的不普遍。吻合器也只能吻合1.3毫米以上的血管,使用范围也很有限。手法器械结合吻合法还未引起广泛地重视,激光粘合法刚起步。所以,目前国内外仍以单纯手法中的端端吻合为主。这种传统的、也是当前最盛行的吻合方法,其优点是可以缝合各种口径的小血管,适用范围广。但也有一些棘手的问题急待解决。(1)这种方法难度大,对医生的技术熟练程度要求较高。初学者须进行较长时间的专门训练方能胜任临床吻合。(2)这种技术极易“回生”。这对于绝大多数在中、基层医院不是专门从事显微外科或不能经常复训显微外科技术的医生来讲,巩固和提高这门技术是很困难的。(3)即使是专门从事显微外科,而且是手技娴熟者,用这种方法吻合小静脉或小淋巴管也是很艰难的。因为这些,使显微外科普及和提高的速度,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明显降低手术难度,使众多的有志于显微外科技术的医生易于掌握和提高的小管腔吻合支架。它是由无毒、无副作用、可溶解、溶后易吸收的固体物质所制成(这种物质可以是单质,也可以是化合物或混合物)。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它外形是圆柱形、纺锤形、梭形。图1(a)(b);图2(a)是它的纵观,图2(b)是它的横截面。各图中的(1)为缝合槽,(2)为插入端,(3)为架体,(4)为固定孔。在做小管腔端端吻合时,把架体中央直径和欲吻合的管腔内径相等的小管腔吻合支架,插入管腔的两断端,使塌陷的管腔被均匀适度地撑开。支架的连通作用,使两断端对称地靠拢在一起,可有效地避免吻合口成角及管腔扭曲。支架的管腔内占位的屏障作用,能可靠地避免刺伤或缝合对侧管壁。单纯手法缝合时靠肉眼分辨等分针距、边距,误差大。而支架的缝合槽(1)也是起参照作用的等分尺,可保证等分缝合。缝合槽的深度及其弧形“轨道”(两端浅、中央深,呈弧形),使进针部位的管壁下有空隙,易进针并引导针沿着“轨道”从对端对称的部位出针。同时因两端的吻合口被对称地撑开,所以缝完第一针后,下几针不必再夹持血管就可容易地缝合。因此可明显地减少对吻合口管壁夹持的次数,减少副损伤。支架的纺锤形的斜面,既有利于垂直进针,又可保证打结时吻合口内膜外翻(支架内占位作用),并可轻度扩张吻合口。利用支架的高光洁度和半球形插入端(2),可使痉挛的管腔得到均匀适度地机械扩张,并对管腔内膜无损伤。于固定孔(4)内插一弯针,将针系在线结上,起固定、旋转支架的作用。既防止支架在管腔内滑动或滚动,又可使支架和管腔同步旋转,有利于等分缝合。利用支架的无毒、可溶解、溶后又易吸收的特性,术终可不取出化掉即可;也可以溶化后吸出。
用支架缝合比单纯手法缝合可体现如下优点:(1)降低吻合难度。(2)提高吻合质量。(3)节省吻合时间。所以
另外它还非常适用于激光等粘合吻合血管的新方法。支架是新型理想的吻合小管腔的手术用品。
本实用新型可用模具铸造,也可用切、削、钻、铣加工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葛凤兰,未经葛凤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203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安全用电指示器
- 下一篇:组合研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