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自来水安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6203694 | 申请日: | 1986-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86203694U | 公开(公告)日: | 1987-04-29 |
发明(设计)人: | 杨振松;张永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振松;张永安 |
主分类号: | F16K1/00 | 分类号: | F16K1/00;F16K31/22;F16K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空学院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志敏,王家印 |
地址: |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来水 安全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是建筑用的上水装置。
目前自来水上水管路中无安全装置。我們常常遇到这种情况:因水源不足,一些楼房住戶、实騐室或工厂經常停水,使用者打开无水的龙头,容易忘記把它关閉,突然供水时便造成水的浪費,甚至引起“灾害”使貴重仪器、設备或家庭用品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坏。本实用新型“自来水安全装置”可以圓满地解决上述問题。
自来水安全装置是采用改变浮沉标的重量以及它受到的液体压差,使其浮起或下沉的原理制成的。其结构如图(2、3、4)所示,它由壳体(4)、浮沉标(3)、閥口(1)构成。壳体有进水腔(7)和浮沉腔(2),两腔之間有进水孔(9)相通;浮沉标(3)在浮沉腔(2)内;浮沉腔(2)頂部有閥口(1),它有一个中間带孔的型面,与浮沉标(3)型面相配合,当浮沉标(3)浮起时可以堵塞管路,起到安全作用;浮沉腔(2)下部有排水小孔(6);进水腔接进水管,閥口通过排水管接水龙头。
本实用新型接在自来水龙头之前(如图1)图中(01)为自来水龙头、(02)为排水管、(03)为自来水安全装置、(04)为进水管。当管路中水压下降,水位降低时,浮沉标(3)中的水通过进排水孔(17)(或导向孔(16))排到浮沉腔(2),再由浮沉腔(2)下部的小排水孔(6)排到进水腔(7)或排水腔(10),同时空气进入浮沉标(3)。如果水龙头打开未关閉,当水位突然升高时,水通过进水腔(7)进入浮沉腔(2),浮沉标(3)随水位升高而浮起,同时水从进排水孔(17)(或导向孔(16))进入浮沉标(3),空气逐漸被排出。由于进排水孔(17)(或导向孔(16))直徑小,进水速度慢,水未充满浮沉标(3),它已升至閥口(1),与閥口型面相配合堵塞管路,浮沉腔(2)内水的压力逐漸升高,浮沉标(3)被紧压在閥口(1)上,即使浮沉标内充满水也不会脱开,只有微微細流从龙头流出,这就起到了安全作用。
关閉龙头,龙头至閥口間的管路内,水的压力会逐漸升高,当升至与浮沉腔压力相等时,浮沉标靠自重落入浮沉腔底部,龙头即可正常使用,浮沉标不会由于供水被卷吸至閥口堵塞管路。
浮沉腔軸綫上可以有导向杆(8),浮沉标上升时起导向作用。
浮沉标可以是薄壁球体(如图7),軸向有导向通孔(16),浮沉腔内的导向杆穿过其間,該孔与导向杆的間隙必須保証浮沉标充水上浮过程的漂浮时間。
浮沉标导向孔的旁边还可以有排水孔(17),其直徑必須足以破坏水的表面张力,并保証浮沉标充水上浮过程的漂浮时間。
浮沉标亦可是薄壁柱体(如图5),柱体上端是凸起的型面,与閥口型面相配合,凸型面頂部有排水小孔(18);柱体側壁上、下部(或底部)有进排水孔(19),其直徑必須足以破坏水的表面张力并保証浮沉标充水上浮过程的漂浮时間。
浮沉标充水上浮过程的漂浮时間取决于浮力大小和进排水孔的直徑,浮力一定时,进排水孔直徑小,漂浮时間长。由龙头关閉到浮沉标沉下的时間取决于浮沉标的重量和閥口至龙头間管路的容积。重量一定时,容积越大,所需时間越长。
浮沉标柱体上可有均匀分布的导向翼。
壳体有下水式(即水源在安全装置的下方)、上水式(即水源在安全装置的上方)。
下水式壳体可以是套装同軸式(如图2),浮沉腔是一直徑小的直管(2),套装入一个直徑大的直管(4)内,两管同軸,两管間即是进水腔(7)大管上 端与閥口(1)螺紋連接并密封,两管的下端都与布水接头(5)連接并密封,布水接头(如图6)是一个軸綫上有盲孔(20)的零件,有孔的一端接进水管,其外徑与大管連接,封閉的一端与小管連接,布水接头腰部徑向有均匀分布的布水孔(21)与軸向孔(20)相通,水可由布水接头进入进水腔。水由进水腔經浮沉腔直管上端的进水孔(9)进入浮沉腔(2)。浮沉标(3)放在浮沉腔内,它可以是球体或柱体,浮沉腔内可有导向杆,浮沉腔下部有排水小孔(6)与进水腔相通。
下水式壳体亦可是并列式(如图3),壳体(4)内有并列的进水腔(7)、浮沉腔(2),上部有进水孔(9)下部有小排水孔(6)把两腔沟通;閥口(1)与浮沉腔上部螺紋連接并密封,并通过排水管接龙头;浮沉标(3)放浮沉腔内,它可以是球体或柱体,浮沉腔内可有导向杆(8);进水管接在进水腔(7)下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振松;张永安,未经杨振松;张永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203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果蔬空气放电保鲜机
- 下一篇:钢丝、轮圈自动光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