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单垂直电泳槽无效
申请号: | 86203913 | 申请日: | 1986-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86203913U | 公开(公告)日: | 1987-12-09 |
发明(设计)人: | 周昌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50 | 分类号: | G01N33/50 |
代理公司: | 西北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第五思军 |
地址: |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垂直 电泳槽 | ||
本发明是关于电泳槽,特别是一种单垂直电泳槽的发明。
现有的单垂直电泳槽,如江苏省国营丹阳无线电一厂生产的单垂直电泳槽,主要由有机玻璃板制成的上层电极槽、下层电极槽组成。下层电极槽背面的有机玻璃高出其余三面一定高度,并与上层电极槽的底部相粘接,使上层电极槽和下层电极槽粘接成一整体,不能拆开。制胶时,采用表面光 平整的两块普通玻璃板(其中一块为凹型)。在这两块玻璃板之间的下部和两边,各用一条有机玻璃板条(也可用相同规格的特制橡胶板条)封胶,以凡士林密封。现有的单垂直
电泳槽的主要缺点在于:①制胶时需要一块凹型普通玻璃板,这种凹型普通玻璃板制作的难度很大,且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损坏;②由于上层电极槽和下层电极槽被粘接成一个整体,不能拆开,这样洗涤电泳槽时很不方便。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单垂直电泳槽,其上层电极槽的支撑板相对于下层电极槽来说是可以拆开的,在制胶和洗涤时可以将上层电极槽及其支撑板与下层电极槽分开,这样就大大简化了制胶和洗涤时的操作。
本发明的任务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在上层电极槽的底部外侧粘接了一块长方形的有机玻璃板;上层电极槽的正前面边上有一凹槽,该凹槽的外侧粘接着一块与其相应的凹型有机玻璃板。在下层电极槽背面粘接了一个小插槽,该插槽的尺寸能使上层电极槽的支撑板稳定地插在其内,制胶时,拆开上层电极槽和下层电极槽,然后在凹型玻璃板外侧用油脂(如凡士林)粘好在相互接触处有凹形和凸型的小板条(用于封胶),接着将一块普通玻璃板用油脂粘在小板条上,并用文具铁夹夹紧。下一步就直接灌胶。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单垂直电泳槽整体的正视图。
图2是单垂直电泳槽整体的左视图。
图3是单垂直电泳槽的上层电极槽的正视图。
图4是单垂直电泳槽的上层电极槽的左视图。
图5是单垂直电泳槽的下层电极槽的正视图。
图6是单垂直电泳槽的下层电极槽的俯视图。
图7是单垂直电泳槽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2和图3,一种单垂直电泳槽上层电极槽是用3mm有机玻璃板制成,其长×宽×高等于195×85×70mm3。上层电极槽的凹面(1)的深度为50mm两边上部的凸型角(2)宽度为15mm。在上层电极槽底部外侧,距非凹面长棱25mm处,用三氯甲烷粘接着一块有机玻璃板,其尺寸为宽×高等于80×145mm2,称它为支撑板(3)。该支撑板与下层电极槽背面的小插槽相匹配。上层电极槽的电源接线柱(4)安装在该槽左端面的上部中间位置。在上层电极槽的底部安放着一条直径0.3mm的铂金丝(5)作为电极,它与下层电极槽内的铂金丝电极相配合。在上层电极槽的凹面上,用三氯甲烷粘接着一凹型有机玻璃板(6),其凹型恰好与上层电极槽的凹面相适应,该凹型有机玻璃的尺寸为长×宽等于215×190mm2。
参照图4和图5,单垂直电泳槽的下层电极槽是由3mm的有机玻璃制成,其长×宽×高等于200×135×70mm3。在其背面的中部,用三氯甲烷粘接成了一个有机玻璃制的小插槽(7),该插槽的尺寸为长×宽×高等于28×4×75mm3,与上层电极槽的支撑板(3)相匹配。下层电极槽的电源接线柱(8)安装在左端面右上角位置。该电极槽的底部安放着一条直径0.3mm的铂金丝(9)作为电极,它与上层电极槽内的铂金丝(5)电极相配合。
操作时,将上层电极槽与下层电极槽拆开,然后通过固定支撑板(3)把上层电极槽固定在制胶支架上。选用厚度合适的硬质塑料板条(共备有四种厚度的板条),该板条在板条与板条接触处为凹型或凸型,以免漏胶。用凡士林将选好的硬质塑料板条粘合在凹型有机玻璃板(6)上,再用凡士林粘合上一块215×190mm2的普通玻璃板,用2-4个文具铁夹将该普通玻璃板与凹型有机玻璃板(6)夹在一起。
接下来的灌胶、加样品、电泳等操作与一般的垂直电泳完全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大学,未经西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203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