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软片式柔芯阀无效
申请号: | 86203918 | 申请日: | 1986-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86203918U | 公开(公告)日: | 1987-08-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卫国;张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卫国;张民 |
主分类号: | F16K7/00 | 分类号: | F16K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江苏省宣春***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片 式柔芯阀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改进的无泄漏阀,是异于传统阀构造的软片式柔芯阀。适宜于介质温度小于150℃温度、压力Pg10kg/cm2的管路中使用,也适宜于腐蚀介质中使用。
目前,在工业和民用水、煤气及石油产品的传输中多采用闸阀和截止阀。这两种阀虽然在工业和民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它也存在严重的不足之处,就是泄漏特别严重,原因在于输送介质与直接控制部件直接接触,如闸板、柱塞与介质的接触,从而使具有一定压力的介质沿着闸板或柱塞通过阀杆向上、向外泄漏。虽然其间都已设置密封装置,但因密封面间有相对摩擦、易损伤,从而使用一段时间后便不可避免地产生泄漏。据调查,目前我国使用的工业、民用阀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大部份将产生不同程度的泄漏。这样既不利于节能,又不利于文明生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其主要途径之一就是使流动介质与闸板、柱塞等彻底隔离。日本专利申请J57-97970采用绳索将软管束紧或松开构成开闭机构。它虽然将介质和流量直接控制部件彻底隔离,但软管易疲劳开裂,使用寿命不长。机械工业出版社82年出版的《机械工程手册》第14卷中所介绍的夹管阀,其阀芯由园形胶管制成,采用法兰连接。虽然其构造简单、密封性也较好,但由于重复压缩,其胶管侧面易开裂,使用寿命也是不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软片式柔芯阀。它不但能消除介质泄漏,而且能大大地延长其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软质阀芯的两端分别与介质流入,流出管连接,其中间部分由上下两软片迭合而成;断面开长条状弧形过流孔,过渡段将两端软管与中间部分上下两软片圆滑地连为一体,两对半开的对称型外壳将软质阀芯夹于中间。通过闸板的上下滑动压迫上软片来控制长条状弧形过流孔的开合,从而达到控制流量的目的。若做成与外管路螺纹连接的阀,则可采用如下方案实行。在其阀芯园管两端各内套一具有一定强度和刚度并带内螺纹的短圆管作为连接支承套。支承套两端可旋接进、出管路。阀芯两端圆管各外套一密封环,钢环将阀芯压紧在连接支承套上,阀芯的软片部分上方则放置一呈下凹弧形的活动弹性块,弹性块上放一弹簧薄钢片,钢片上方有一随阀杆旋转而作上下直线运动的闸板。两纵向对半开的外壳将连接支承套,密封钢环、阀芯及阀杆的上下方向固定。旋转阀杆,闸板向下运动,通过弹簧薄钢片、活动弹性块使阀芯的长条状弧形过流孔闭合;反向旋转阀杆,则闸板上升,弹簧薄钢片与活动弹性块及阀芯恢复原状,长条状弧形过流孔开启,介质流过。如此往复,控制介质流量。采用这一方案制得的产品,外接出水弯管作水龙头使用时也很美观、实用。若做成法兰连接则更简单。跟上一方案比较,它去掉两端的连接支承套及密封钢环,再将阀芯两端圆管与法兰状密封垫采用同一材料制成一体,阀之外壳与两端法兰制成一体便可。
本实用新型由于将过流介质与闸板及阀杆等完全隔离,从而从根本上控制了泄漏;又由于阀芯的中间部分由断面开长条状弧形孔的上下两软片迭合而成,压缩时上下两面及结合处均变形不大,且无论阀开启或闭合等,橡胶柔芯均只受压,而不拉开,故不象压缩圆管那样易使两侧开裂,故使用寿命较长。
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采用螺纹连接的一种具体结构纵向剖面图。
图2是图1沿A-A线的横向剖面图。
图3是图1沿B-B线的局部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卫国;张民,未经李卫国;张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203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