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具有自卸倒装置的钳盂器无效
申请号: | 86204173 | 申请日: | 1986-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86204173U | 公开(公告)日: | 1987-09-30 |
发明(设计)人: | 杨振栋;高法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振栋;高法宇 |
主分类号: | A47K11/10 | 分类号: | A47K1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装置 钳盂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不需要直接用手或借助其它任何东西,而能够自卸倒和冲洗痰盂的新型清洁卫生设备。
目前,绝大多数单位都是清洁工人用手直接将痰盂拿到洗涤的地方,再用手卸倒痰盂内的脏物,并在水龙头下用手将痰盂冲洗干净后,拿到原来的地方放置,这既不卫生,又不文明。现在,某些单位采用了一些器具,不直接用手可将痰盂运送到指定的地方,但是仍需用手来卸倒和冲洗痰盂。因此,现在的钳盂器均不具有能自卸倒和冲洗痰盂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而设计出来的一种新型钳盂器。它除具备不需直接用手或借助任何其它东西,将痰盂夹紧并运送到洗涤的地方这一功能外,还可以使痰盂在180°以上范围内自由地来回翻转,准确而有效地在任何指定的地点卸倒和冲洗痰盂。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由如下方式来完成:做成一个类似夹钳式的钳盂器夹和卡环组成的钳盂器,通过钳盂器夹的开、闭可实现其夹紧痰盂的功能,另外在钳盂器夹下部焊接上一对转轴座,在两卡环中部各焊接上一个与其相配合的转轴,便可使被卡环夹紧的痰盂随转轴进行活动,然后,在能进行活动的卡环上连接一个能对其提供力偶的操纵机构,便可实现控制痰盂在180°以上范围内来回翻转,准确有效地在任何指定地点卸倒和冲洗痰盂。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如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本适用新型的主结构图。
图2是图1钳盂器B-B方向的剖视图。
图3是图1钳盂器夹紧痰盂的原理图。
图4是图1钳盂器卸倒痰盂的原理图。
图5是图1钳盂器将痰盂内的脏物卸倒干净时的位置状态。
图6是图1钳盂器活动铰接头处的结构图。
根据图1可看出:本实用新型由钳盂器夹〔4〕、操纵机构(包括控制手柄〔1〕、旋转铰接头〔2〕、连杆〔7〕等)和旋转卡环〔6〕三部分组成。钳盂器夹〔4〕由左、右两半夹组成,中间为铰链〔3〕联接,可使两半夹张开和关闭,两半夹末端焊有转轴座〔10〕,旋转卡环〔6〕中部焊有转轴〔9〕,可实现痰盂〔11〕的旋转。根据图4,操纵机构的上半部分设在钳盂器夹〔4〕左侧,下半部分设在钳盂器夹〔4〕右侧,通过连杆〔7〕与旋转卡环〔6〕相连,这样才能实现控制痰盂〔11〕作180°以上角度的旋转。由于连杆〔7〕是成对配置,可实现钳盂器夹〔4〕对痰盂〔11〕的水平夹紧。根据图6,操纵机构的控制手柄〔1〕末端,焊接有锁紧装置〔5〕,用锁紧装置〔5〕将两根连杆〔7〕锁紧后,可使旋转卡环〔6〕紧紧将痰盂〔11〕卡紧,由于两个旋转卡环〔6〕与两半夹是通过转轴座〔10〕联系在一起的,从而可限制钳盂器夹〔4〕的张开。活动铰接头〔2〕除通过铰轴〔13〕和〔14〕连接控制手柄〔1〕和连杆〔7〕外,由于两铰轴轴线方向相互垂直,当松开锁紧装置〔5〕后,可使控制手柄〔1〕和连杆〔7〕围绕两铰轴在相互垂直的两个不同平面内转动。根据图2旋转卡环〔6〕下方具有接受操纵机构所提供力偶而使其旋转的外伸部分〔12〕,以实现操纵机构对痰盂的旋转控制;上方可开设45°~90°的开口,用以缩小钳盂器夹〔4〕伸进痰盂〔11〕颈部时所需张开的角度;旋转卡环〔6〕内圈设有橡胶内衬〔8〕,用以保护痰盂〔11〕外壁的搪瓷。
根据图3,在夹紧痰盂〔11〕时,先松开锁紧装置〔5〕,通过操纵机构使旋转卡环〔6〕处于水平位置,张开钳盂器夹〔4〕。将旋转卡环〔6〕伸至痰盂〔11〕的颈部,然后关闭钳盂器夹〔4〕,用锁紧装置〔5〕锁紧两根连杆〔7〕,再手提钳盂器,将痰盂〔11〕运送至洗涤的地方。
根据图4,在卸倒痰盂〔11〕时,通过操纵机构控制旋转卡环〔6〕,在180°以上角度范围翻转卸倒痰盂〔11〕至图5的位置。通过手的动作快慢,可实现缓慢或快速卸倒其内的脏物,待脏物卸倒完毕后,打开水龙头冲洗痰盂〔11〕,通过手对操纵机构的来回动作,使痰盂〔11〕内的冲洗水来回振荡,加速痰盂〔11〕的洗涤,待水盛满后,将其迅速翻转至图5的位置,卸倒出冲洗水,如此来回数次,可将痰盂〔11〕洗涤干净。然后,手提钳盂器夹〔4〕,运送痰盂〔11〕至原来的位置放好,松开锁紧装置〔5〕,张开钳盂器夹〔4〕,取下钳盂器,便完成了卸倒并洗涤痰盂〔11〕的任务。
本实施例除适用于一般痰盂外,也适用于高脚痰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振栋;高法宇,未经杨振栋;高法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204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